第08版:美食
2024年06月01日

一碗锅盖面的“功夫”

这种面条有小孔,卤汁易入味。

锅盖面的浇头五花八门。

□记者 苏新辉 文/图

“碗中天地宽,面里扭乾坤。”一碗面,是中国人饮食文化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一座城最接地气的名片,是一些手艺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游子的悠悠乡愁,根植于烟火生活。人说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锅盖面便是这三怪之一。在市区福裕路上,有一家福顺面馆,做的就是镇江锅盖面。

“面锅里面煮锅盖,先烫浇头再烫筷”是对锅盖面的高度概括。关于锅盖面的典故也有很多,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乾隆和张嫂子伙面店的故事”。相传,乾隆下江南至镇江,身着便服,一路寻至名气最大的张嫂子伙面店。张嫂子慌忙招待,好不容易让客人吃上后,在厨房里听见客人连声说:“味道不错,味道不错,不烂不硬,喷香爽口!”没想到,乾隆一边说一边走进后厨,一声惊叫,说:“呀,你怎么将锅盖放在锅里煮起来了?”张嫂子这才发现,自己刚才手忙脚乱,竟将汤罐上的小锅盖错当成了大锅盖,撂到了锅里。乾隆光顾镇江伙面店连说两声味道不错的故事传开了,自此镇江的锅盖面声名大振。

如何做好一碗面?店主张娟有自己的“面经”。她总结成一句话“面香,料足,有肉有菜,浓中醇,醇中香。”说起来简单,但做到却不容易。锅盖面用的面条是“跳面”,将揉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光滑滑的粗毛竹横在面团上,竹竿的一端套在固定于案板上的铁圈里,跳面的人坐在毛竹上,单腿着地跳跃挤压,将面团压成薄薄的面皮,再用刀切成宽细均匀的面条,这种面条有小孔,卤汁易入味,吃在嘴里耐嚼有劲,味道独特。

大锅下面,锅里漂着杉木小锅盖煮面,四周透气但开水不外溢,煮出来的面条筋道,却又有着杉木淡淡的香味。对于汤,张娟也很费心思,“我家的汤是用镇江特供黄豆酱油熬制,加了桂皮、香叶、八角、野生菌菇、虾子等十几种材料,先猛火烧沸,后调至文火再熬上几个小时,很受食客们喜欢。”锅盖面的浇头五花八门,或现烫或卤制或爆炒,张娟准备了近二十种,其中镇江特色的肴肉就颇受大家欢迎。

店开了七八年,张娟做的锅盖面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她始终怀揣着对美食的热爱,向顾客寻求建议,研究各种浇头、汤料,用一碗用心做出的面,熨帖着食客的心。

>>>弹幕评价

@桃子冰乌龙:盐城老店之福顺面馆,还是那个味道,红汤爱好者可以来试试!面很好吃带点嚼劲,猪油很香,香肠量很多!

开心就好:以前上班的时候和同事经常去,基本两三天就会去一次,真的是百吃不厌,环境、服务都很好!

管不住自己的嘴:点的腰花面加一个素鸡,汤头不错,微甜,腰花也不少。重点是素鸡,比较有弹性而不是那种烂烂的。

没有上一篇了... ... 苗香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