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可
从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低空经济”概念,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正式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随着低空经济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2024年,我市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强调要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培育低空经济等潜力型未来产业。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深入实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顺应文旅消费升级趋势,全面推动景区焕新提升,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拓展康养、会展、科技等“旅游+”新业态。随着“旅游+”概念的盛行,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联系愈发紧密,低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赋予了旅游业产业链条和相关环节加快重塑的新机遇,旅游场景加速推陈出新,“旅游+航空”新模式成为产业融合发展新风向标。
低空旅游新业态
2024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提升项目体验性、互动性,鼓励邮轮游艇、房车露营、低空飞行等新业态发展。低空旅游作为低空经济与传统旅游相融合的创新模式,是通用航空业渗透旅游行业所产生的一种旅游新业态,通常指人们在低空空域,依托通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器和低空飞行器(包括直升机、固定翼运动型飞机、滑翔翼、热气球、降落伞等),是“低空经济+旅游”场景融合衍生的新兴消费业态。
相比于传统旅游,低空旅游有其新颖独特性,观赏地点由原有的陆地或水上迁移到低空区域,给游客全新的体验感;观赏角度由普遍的平视或仰视角度转换为俯视,游客可在高空中俯瞰景色;旅游形式发生改变,借助飞机等低空飞行工具开展旅游活动,增强了旅游参与感和刺激性。
低空旅游对低空经济具有带动作用。促进产业融合,低空旅游的发展将带动航空器研发、生产、销售及低空飞行活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保障、衍生综合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综合经济形态。经济效应,低空旅游能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促进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繁荣。同时,低空旅游的发展还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示范效应,低空旅游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发展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关注和参与低空经济其他领域。
在《盐城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指导下,低空旅游作为融合现代科技和文旅产业的创新模式,必将放大我市生态禀赋优势,挖掘文旅产业新增长点。
挖掘低空旅游优势
盐城地处长三角北翼,交通便利,客源市场广阔,发展低空旅游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我市文旅产业不局限于以资源驱动为核心,而是着重发展以生态环境和地方文化为基底的度假旅游。现有国家4A级以上景区2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7家,无论是湿地、河流、森林公园等丰富的自然风光,还是红色新四军记忆、白色海盐文脉等厚重的人文历史,丰富的人文旅游禀赋为我市低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
作为全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我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但也存在各县(市、区)旅游资源分散的窘境,旅游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变得困难,游客也面临交通成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高昂等现实困境,导致文旅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我市应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文旅”,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开发全区域低空观光产品和特色低空旅游产品,逐步形成包括无人机表演、低空观光、飞行体验、低空摄影在内的全方位低空旅游体系,抢占低空旅游市场。这既是对旅游产品体系的丰富,也是对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可借助旅游热点的神秘性、独特性和新鲜感,满足游客欣赏风景、提升旅游体验的需求,进一步吸引高端客源,将文旅产业从观光型向体验型、度假型转变,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助力低空旅游腾飞
发展低空旅游是我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应抢占先机,培育发展新动能。
加强政策扶持,优化低空旅游发展环境。发展低空旅游离不开引导与支持,政府应在深入研究低空旅游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详细发展规划,把握重大机遇,做好顶层设计,为全市低空旅游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指引。加大政策扶持离不开制定和完善基础设施、旅游质量、市场秩序等方面的科学政策,要引导资金流向与低空旅游建设相关的重点项目,完善资金供应体系。协调空域管理,与民航管理部门及空中管制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解决飞行监管、航空管制等问题,确保低空旅游“飞得起来、航线通畅、落得安全”。
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低空旅游网络。利用现有通用机场建设满足固定翼飞机起降需求,同时在重要景区建设直升机起降点,方便游客快速抵达。对景区周边部分农田、滩涂进行改造升级,充当临时起降点,增加低空旅游的灵活性。起降点规划应当与低空旅游航线相结合,将主要景区串联的同时,避开生态敏感区,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机场、起降点周边应配备完善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餐饮住宿等设施,提供景区介绍、航线推介等服务,提升游客的旅游一体化体验感。
丰富产品供给,树立低空旅游品牌。通航的高效便捷搭配低空的独特视野,与文旅行业的丰富内涵巧妙结合,可以打造出一系列多样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模式,为消费者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观光游览层面,可推出直升机、热气球、滑翔伞等观光项目,让游客从空中俯瞰全市美景;主题旅游层面,结合盐城特色,依托红色、绿色、白色等旅游资源,设计覆盖著名景点风景的旅游线路,打造主题型、多元型、组合型的通航线路,如“观鸟航线”“湿地航线”“红色旅游航线”等低空旅游航线,安全地区可开设飞行体验课程,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亲身感受驾驶乐趣,提升旅游体验。此外,还可定期举办低空旅游节、飞行表演等活动,增强文旅宣传力度,配合独具特色的低空旅游纪念品,提升我市低空旅游知名度。
“低空经济+文旅”将进一步发挥我市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的融合效用,以科技赋能智慧旅游,推动消费背景转换,以“新应用”汇聚“新流量”,为文旅产业探索创造增量空间提供新路径、新方法。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