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周刊
2023年08月14日

共塑乡风文明时尚 同筑美丽精神家园

武素云 包雅玮

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在民生工作方面提出要注重“三大提升”,即提升民生幸福指数、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安全发展水平,在增进民生福祉、守牢安全底线上实干争先,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如何做好我市乡村精神文明发展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鼓舞了信心。我市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文化基础设施、文化软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农民思想认识偏差、宣传教育及文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文教娱乐资金投入不足、村民接受再教育机会比较匮乏等诸多问题。解决好农村农民精神风貌问题,有利于解决我市城乡居民精神共同富裕问题,不仅关系“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也直接关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强化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熏陶农村居民道德情操。乡风文明重在建设,农村文化阵地是衡量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一,要转变思维,利用基层文化站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推广艺术、文学、音乐、舞蹈等文化活动,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娱乐资源,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其二,要抓好宣传舆论阵地,利用标语、板报及农村远程教育网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村居民头脑,引导、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判断是非、辨别真伪能力。其三,强化农村网络空间建设,发挥意识形态引导作用,农村实现有线网与无线网全覆盖,大大增加农村居民上网聊天、购物、游戏娱乐等机会与频率,但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他们难以辨识是非真伪,村镇党委必须强化网络空间建设,建立网络辅导站、网络咨询员,积极引导农民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宽视野、增长知识,让人民群众更充分地利用网络丰富资源,更好地享受网络带来的文化娱乐盛宴。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农村居民文化认同感。其一,要以乡风文明为目标,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新村、星级文明农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激发农民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提升自身文明素养。其二,在文化产品“创新”上下功夫,重视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结合当地农民生活习俗和当地风土人情,挖掘、整合资源,创造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最大限度满足当地农民的文化需求,加强文化根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三,积极创建农村居民社团,增进交流互动,通过农民俱乐部、兴趣小组、村组织活动中心等平台,组织农民进行社区活动和系列庆祝活动,加强农民间交流和互动,营造积极社交环境,让农民结识更多人。其四,设立农村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改善农民身体健康状况,提升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增强文化认同感。

丰富农村再教育资源,提高农民科技人文素养。其一,以产业孵化促进再教育,带动科技人才培养,通过项目带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相互融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帮助提升就业能力和创业技能,增加收入来源和职业发展机会;加强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应用,提供互联网接入和数字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获取信息、开展电子商务和农业科技创新,发挥剩余劳动力潜在效能,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知识水平、劳动技能及文化素养。其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文化特色优势,开发农村旅游资源,提供农家乐、民宿等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让农民能体验休闲度假乐趣,以旅游业大发展带动精神文化生活大发展,增加精神享受,助推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

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场所。有活动阵地才会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大发展,县乡两级政府应通过融资、引资等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农民文化娱乐生活提供必要场所,如加强电影院、剧场、博物馆、基本医疗保健设施、公共卫生服务、建设体育场馆、体育健身设施和休闲活动等场所的建设,鼓励农民参与体育运动和其他娱乐活动,提升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增强精神愉悦感。

不断创新与完善体制机制,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根据镇村地域文化特点,适当创新个性化制度,创新与完善乡风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包括提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方面体制机制支持,构建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提高村民幸福感和社会参与度。

我市要紧扣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确立的“走在前、做示范”重大定位和“四个新”重大任务,全面融入关于民生工程“三大提升”工作布局,以实干争先的姿态,更高水平强化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确保现代化道路上“不落一人、不丢一户”,真正把关注民生、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强国目标。

(武素云为盐城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包雅玮为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处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放大风光资源优势 擦亮绿色能源名片 强化海盐文化赋能 塑造发展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