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才 高文超 王海军 何彬斌
我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要推进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四新产业”培育,着力优化重点产业链培育的工作机制,大力支持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优化组织领导机制。一是落实各级领导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成立专班具体落实,明确责任,量化指标,严格考核。二是构建考核体系,设置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三是有力督查推进,坚持月汇报、季通报、年考核。四是用好激励举措,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干部、企业家、科技工作者、职工进行表彰奖励,授予相应荣誉。
优化政府产业链服务机制。一是优化企业项目审批,强化要素保障,变管卡审批为协助帮办,既坚持原则又善于将不可能变为可行。二是落实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各项为企服务政策,积极落实支持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20条政策。三是强化园区功能服务保障,推动园区加快布局污水、热电、燃气、固废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产业链加强协同研发平台建设。四是开展产业链预警监测,各产业专班应依托链主企业并吸纳本产业专家行家,建立产业链安全评估和风险监测体系。
优化产业链供需对接机制。一是建设“盐链通”综合服务平台,围绕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市内同类产业建立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物流等应用机制。二是产业专班开展供需对接协调,各产业专班要定期发布产业产品供需目录清单,梳理链主企业清单。三是推动产业内企业之间协同发展,推动企业间发展设计、制造、物流协作,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
优化产业链创新机制。一是开展产业链创新信息研究发布,密切跟踪本产业链的国际国内创新动态,依托重点企业、联合配套企业,聘请有关专家提供咨询服务。二是加强市内外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沿海可再生资源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环境综合治理产业创新中心、西伏河实验室、黄海碳中和产业创新中心载体建设,探索在市外建立科创中心,打造长三角科创成果孵化基地。三是大力引进和培育产业链高层次人才,招引企业家,聘请首席技术专家和领军人物,支持产业链企业的骨干人才引进培育。
优化产业链资金融通机制。一是做好产业链金融风险担保,完善政银担保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政府银行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提高政府专项代偿补偿资金池的放大倍数和抗风险能力。二是精准对接银企融资服务,定期收集产业链企业资金需求,推动各商业银行跟踪对接,按照一链一方案、一企一对策的原则,提供常态化金融对接帮办服务,提高金融机构支持产业链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大产业基金的支持力度,组建新能源、汽车、双碳等产业基金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
优化产业链精准招商机制。一是制定产业链招商指南,围绕现有链主企业上下游、产供销进行定向招商。二是推动产业招商项目落地,将产业招商签约项目转化为现实项目,将意向投资转化为实际投资。三是推动产业招商项目做大做强,按照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分类管理,鼓励链主企业通过并购、引进、参股等方式延链补链,提高产业垂直整合度。
(作者单位:市经济学会。此文为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论文一等奖文章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