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随随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探索一条符合盐城特色的湿地保护与周边社区高质量协同发展之路,进一步明确周边社区从吃“资源饭”到吃“生态饭”可行路径,是提升盐城绿色经济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抓手,也是践行“两山”理念及共同富裕战略的现实要求。
盐城世界自然遗产地周边社区发展特征。社区多元化发展日益显著。随着世界自然遗产地设立及相关保护政策实施,遗产地周边社区的产业结构逐渐向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业转变,并确立了特色保护型、集聚提升型、搬迁撤并型等多元化发展方向。居民生计产生多维响应。在盐城滨海湿地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引导下,周边社区居民的生计方式转变过程中受年龄结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等因素综合影响,居民生计策略转变的方向与面临的挑战差异较大。在依托生态旅游、现代农业提升遗产地周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居民科学文化水平及弱势群体的参与度,助推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正成为构建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世遗”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设立后,生态旅游产业的品牌价值和绿色转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渐凸显,周边社区居民在技能训练、环境保护、娱乐服务等方面培训机会也大幅增加,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盐城“世遗”生态品牌效应持续释放。
推进遗产地周边社区绿色转型的实践路径。坚持守住“两条底线”,推进社区多功能发展。在推进盐城世界自然遗产地周边社区绿色转型过程中,要依据不同社区实际状况,在坚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前提下,总结和分析遗产资源与社区之间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分析遗产地与社区不同共生模式,制定遗产地社区不同的共生发展路径。稳步推进“三产融合”,实现居民生计多样性。当前盐城滨海湿地主要利用方式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依托生态资源开展生态旅游、立足风电资源进行产业发展以及遗产地缓冲区布局城镇建设等,科学研究、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及经济发展等多重价值在此叠加。为充分挖掘盐城滨海湿地“金饭碗”价值,一方面要重视将移动互联网技术、新兴工业形态、新兴商业模式引入社区发展,构建“设施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三产融合模式。另一方面,要实施绿色发展专项工程。充分利用不同社区资源优势,精心筛选一批符合区情、带动能力强、集约效益好的产业部门进行重点培育,积极探索现代农业、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等专项工程,打造江苏沿海地区独具特色的绿色生产综合体。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提高居民满意度。各社区应立足自身优势,站在区域协调发展高度,突出其绿色、宜居、文化传承等特征,积极拓展现代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生态度假居住等产业空间,变生产力布局的洼地为本区域生态宜人和生活宜居的高地。全面关注“五大资本”,降低居民返贫危机感。根据盐城世界自然遗产地周边社区居民生计方式的差异,针对性谋划农户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及人力资本等五大资本的优化思路,对于单一从事农业种植的居民而言,盐城应借鉴专业化农业种植经验,积极开展农业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业种植效率与效益;对于从事非农产业的居民而言,应依托盐城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资源,坚持旅游地周边居民的主体地位,促进生态旅游与居民生计资本耦合发展。
(作者为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讲师,盐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本文是2022年度市政府社科奖励基金项目“世界自然遗产地周边乡村转型效应评估与调控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