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周刊
2023年01月16日

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绿色发展

李健 殷凤春

盐城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通过参照国家、省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对标国内一流标准,在已有营商环境政策基础上,不断提升政策层次质量,以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根本出发点,从营商环境最关键领域和最薄弱环节入手,强化统筹协调、精准发力、完善机制,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近年来,盐城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走出了坚实笃信的生态文明建设“盐城路径”。盐城坚持将新能源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聚力打造晶硅光伏、风电装备等地标产业链,科学开发“风光”资源。目前,盐城市正努力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绿色低碳示范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速促进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构建,助推盐城绿色低碳示范区打造宜业宜居“生态环境典范”样本。

完善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改善政策环境。一是以评促改,构建盐城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系统梳理“放管服”改革以来的各类文件,参考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经验,选取相关事项进行客观数据分析,形成能够体现盐城特色的营商环境内在特征评价和描述指标,为盐城绿色低碳示范区深化改革营商环境提供导向作用。同时,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查处回应制度,建立营商环境投诉季度分析制度,定期公开曝光破坏营商环境反面典型,并探索建立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起客观、公正、科学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和机制。二是实施有利于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发展。应为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以及承担工业污染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上的费用,加大税额抵免力度,促进企业绿色转型。三是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促进引才聚才。首先,盐城需转变人才观念,将政策重点从高学历人才转变为各行各业优秀人才,面向更广大企业人才,制定更加务实、更接地气的人才引进鼓励政策。同时进行人才对口引进,并破除高端人才评定“海归派”门槛,放宽“破格引入”范围、放低学历学位准入标准和提高人才待遇,并切实解决人才保障问题,为留人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其次,建设综合性人才供需平台。受多方面因素制约,人才招引渠道狭窄,招引专业化程度不够,应构建创新综合性人才引进平台,创新“来去自如”双向选择柔性聚才方式,提高引进人才效果。

明确政府与市场关系,优化资源配置。一是强化企业金融服务,聚焦惠企减负。一方面,放宽对企业融资条件限制、制定减税降负相关政策、推进政府经营服务性收费改革是惠及企业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在推进“双碳”目标发展背景下,为企业发放绿色转型补贴、发展绿色信贷业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低碳环保企业、绿色产业项目、低碳能源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现有企业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低效产能,实现节约集约发展。二是集合多元主体,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推动力,通过政府主体、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整体效能。在鼓励市场主体创新的同时,政府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切实保护创新成果有效转化,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三是注重“互联网+”营商环境建设,创建协同治理载体。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是政府职责所在,一方面,成立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另一方面,构建营商环境建设大数据平台,能够及时获取和收集企业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需求,对相应的需求及时反馈,推动企业和政府营商环境共治。

打造简便高效政务环境,提升服务效率。一是建立综合性政务协作体系,强化政企平台支撑。盐城应为企业打造成长培育协作系统、专项协作服务系统和应急协作系统“三协作”服务系统,以及覆盖政策综合管理体系、服务综合管理体系和数字化综合管理体系“三综合”管理体系,在企业研发创新、股权投资、场地补贴、人才团队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同时,可运用大数据算法将企业信息和政策信息进行匹配计算,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二是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机制,推动政策服务便利化。建立全市统一企业政策服务平台,统筹协调市区街道相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公用事业服务单位等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积极推广“盐企通”等惠企综合服务平台,及时了解企业痛点、难点,运行线上服务企业“直通车”,深化“一哨联办”机制,迅速解决企业问题。深入一线,常态化办事流程,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规范统一审批服务流程,形成科学合理的审批服务评价机制。推动行政审批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实行审批信息实时推送、监管结果及时反馈“双推送”制度,实现审批与监管无缝对接。三是开通企业诉求服务功能,建立企业诉求反馈渠道。一方面,建立企业诉求解决“快速通道”,针对重点企业个性诉求,借助“亲清政企通”诉求模块进行专项分发、流转、反馈,以便高效、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难题,特别是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回应制度,以回应市场主体关切。另一方面,需建立公开畅通的企业咨询、政企对话、社会评价渠道,构建与营商环境措施相关的企业咨询机制,畅通政企沟通。

营造公开公正的法治环境,普及法治观念。一是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安心经营。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盐城需进一步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理清各管理部门关系,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杜绝“找关系”“走后门”,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通过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欺行霸市、商业贿赂等行为,营造和谐公平的市场环境。二是以法治力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企业绿色转型反映在各个环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对企业生产在环保方面进行督察、审批、监管和执法等,盐城要严格坚持环保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刚性要求,对背离环保法律法规行为要严格依法办事。同时,也要重视柔性工作态度和方法,在充分听取企业要求和意见基础上,依法依规帮助环保不达标企业。三是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在全市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企业服务专席窗口,方便企业进行法律咨询、调解、公证、仲裁等服务,打造全链条一站式法律服务。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降低涉疫案件仲裁收费。对中小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进行法律法规普及同时,解决企业法律上的难题与困惑,规范企业运行,促进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李健为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中韩<盐城>产业园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殷凤春为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教授、中韩<盐城>产业园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

没有上一篇了... ... 推进社区绿色转型 共享世遗生态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