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登瀛
2025年04月02日

愿他安心

□朱建平

王菲在2025年春晚唱的歌曲《世界赠予我的》,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尤其是结尾的句子“远去者去了远方,愿他都安心”,含蓄深刻,既蕴藏生命行进的规律,也饱含慈悲的人文关怀。

清明节快到了。这个独属于中国人的传统节日,绵延两千多年,却始终牵系着一代代国人作为“有情众生”心中追思怀远的深情,把出自家国大义、血脉承嗣的崇敬、追思,通过节日传递出来。那些有史以来为国家、为正义、为民生而牺牲的热血壮士,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那些家族的先祖、至亲,以及和合相助的挚友,我们也一定会深铭于心。

“年年陌上生春草”,人间的思念更比春草蓊郁绵长。那些曾经痛彻心扉的艰难和悲伤,那些深刻而疼痛的记忆,最终被酿成一滴泪。这滴泪,它深埋在我们心底,时而汹涌,时而安静,但从不会干涸。

清明,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它处在细雨霏霏的暮春,它是哀伤的;然而,它所处的又是万物生长得欣欣向荣的时段,它又是明媚的。

梨花白,柳色青,惠风和畅,阳光明媚。四季周而复始,春为首,春为新生。世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有力的能量。

世间万物都承受着天地之滋养。春养,是那么广泛、宽阔、丰沛。“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诗句生动地描绘了万物蒙承春阳普照,呈现出盎然生机的美好景象,令人满心温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则形象地表现了普通的生命小草在春阳浴照下复苏、茂盛的景象,寓意着生命的顽强和生生不息。

我感恩这世界赐予给养和能量的一切,我敬仰那些顽强而充满活力的生命。年轻的时候读北宋苏轼的诗句“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并不能领悟其深刻的蕴含。现在,经历了岁月斧锤的磨凿,才渐渐意会其“弦外之音,题外之旨”,才明白“将人生看得透彻而清明”,这实际上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

我们都是人生路上踽踽前行的修行者。无论我们是芳华年少还是双鬓染霜,哪怕路途难避坎坷,请谨记: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清明节快到了。远去者去了远方,愿他安心。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追忆父亲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