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登瀛
2024年11月21日

相伴六十载

□任崇海

我从1958年开始成为《盐阜大众报》的读者,并撰写新闻稿件,后来被报社聘为通讯员,至今已经过去六十余载,与《盐阜大众报》和《盐城晚报》的联系从未间断过。

我是1940年出生在盐都大冈镇抬头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52年小学毕业后顺利地考上初中,1955年升入高中。然而在江苏省盐城中学读高二时,我不幸摔了一跤,跌断左腿而离开了心爱的学校,“大学梦”化为泡影,我的精神极度消沉,家乡的小学校长和大队干部把《盐阜大众报》送给我阅读,我走上了新闻写作的道路。我还记得,开始时写了几十篇,都是石沉大海,老校长鼓励我说:“有志者事竟成,贵在坚持!”终于在1958年8月的一期《盐阜大众报》上刊登了仅有20个字的顺口溜,至今这篇顺口溜还保存在我剪贴簿的首页上。后来,领导先后安排我做民办教师、中学职员等工作。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采写新闻稿件。尽管自己腿部残疾,经常拄着双拐,走村串户,出现在田间地头采访。大冈是水网地区,河多小木桥多,拄着双拐不好过桥,我就从桥上爬过去。那时写稿可不像现在敲键盘,而是要在纸上一笔一画地写。尤其是用复写纸复写,一式五六份,上下十几层,要靠一定的笔力,我的指头上至今还留有厚厚的老茧。艰难的付出,换来了稿件质量的提高和用稿率的上升,被《盐阜大众报》聘请为通讯员,还多次被授予优秀通讯员的荣誉称号,乡亲们热情地称我是“土记者”。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冈公社成为闻名全省、全国的先进典型,我被抽调到公社党委从事专职宣传报道工作。这时,我与《盐阜大众报》等新闻媒体的联系频繁,见报的稿件比较多,那时的大冈公社报道组、后来以“华海明”“成海明”(集体笔名)的署名风靡盐阜大地,至今我还保存着当时刊登稿件厚厚的剪贴簿。当年报社定期举办通讯员培训班,报社领导经常带领学员到大冈公社进行现场采访,我都陪同。有一次,我陪同他们到离公社所在地十多里路的光华大队采访。采访结束返回时,半路上我腿痛得不能走了,是学员们把我背回来的。如今我还保存着当年培训班学员到大冈公社采访时的合影。

《盐城晚报》创刊后,我就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其忠实读者,并坚持不懈地向其投稿。1998年,我采写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嫁给一位四肢不健全的青年,三十载人生风雨仍真情不变,她用“双手撑起一个家”,在周刊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用,随后江苏电视台和盐城电视台根据这篇通讯分别做了一档节目,在盐城乃至全省、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我在退休后曾被《教育周刊》聘为编辑。以往虽然经常采写新闻稿件,但用词不严谨,用字不规范,经常出现错别字。“当编辑马虎不得啊!”我经常提醒自己,《现代汉语词典》随身带,还专门订阅《咬文嚼字》杂志。校对时,更是对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慢慢“抠”。

这些年,我把主要精力放在收集整理红色故事、撰写记事性散文上,得到“两报”的关心和帮助,先后有近百篇文章被采用。2020年8月30日,《盐城晚报》用了整版介绍我《笔耕六十载不言“停”》的事迹,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欣慰。在报社历年举办的征文活动中,我多次获奖。这些文章的刊登和奖项的获得,成了我坚持写作的前进动力。步入老年生活,怀旧思乡之情成了我的创作素材,《老油坊》《小镇早市》等散文的发表,让我蕴藏在心头的乡愁、乡音、乡情得以释怀。《盐城晚报》建起“登瀛·文荟”微信群后,每天清晨,我打开手机就能读到当天刊登的美文,文友纷纷点评,互致祝贺,交流写作技巧,成为文友们尤其是老年人的“精神乐园”“老年人的福地”。

没有上一篇了... ... 母亲的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