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职工文苑
2024年01月25日

上师范时的小木箱

□梅巧军

1987年,我考上了江苏省阜宁师范,心里很是高兴,家人,亲友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邻居范叔常年在外做生意,见多识广,提醒从小与他一起长大的父亲说:“小军考上师范是一件大喜事,你得为他准备一个木箱子,好到学校存放一些私人物品,哪个小孩考上学校没有?”父亲听了,一脸茫然,没有心理准备的他东屋瞅瞅,西屋望望,家里哪有什么木箱子,这可急坏了父母亲!

这件事很快传到同在本组的大姑母耳朵里。大姑母与大姑父一同来到我家,大姑母吞吞吐吐地对父亲说:“他大舅,我家里有一个小木箱,就是有些破旧,还是小军他大表哥读高中时打的,少说也有十多年了,不知小军嫌不嫌弃?”父亲像得到了救命稻草一样,高兴地连声道:“要,要,什么嫌弃不嫌弃!”大姑父听了,扭过头一路小跑回家把小木箱夹在腋下送到我家。看到眼前的木箱,我高兴地对大姑母、大姑父说:“谢谢大姑母,大姑父,这个木箱虽然破旧,但总比没有的好!”

这个长约有一尺半的小木箱,是用洋槐树料做的,由于时间太久,本就没做过油漆的箱面,就像爷爷的手背,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没有一点光泽。尽管母亲用抹布擦了又擦,却还是陈旧不堪,就像全身上下抹了黄土一样,灰蒙蒙的,很是土气。打开箱盖,箱体的右上沿缺了一小块,箱子盖起来正好漏出一道缝,一只手可以伸进去。于是父亲找来了一根长长的麦秸秆,在箱子的破损处一比画,用指甲在找来的一块洋槐木料上使劲地掐了一个记号,再用斧头砍好,最后用借来的刨子慢慢修整,不一会,一块光滑发亮的小木条做好了,放在破损处不大不小,父亲用事先准备好的钉子钉好后,轻轻合上箱盖,正好盖严。我高兴地拍起手来夸道:“大大,你的土木工手艺真不赖!”

到了阜宁师范学校,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崭新的大木箱,而且都漆上了油漆,有的是黄颜色的,显得富丽堂皇;有的是白颜色的,显得素净淡雅;有的漆出一道道花纹,漂亮精致……当时,一个宿舍里放四张上下床,住七位同学。靠门处有一张床是空床,专门用来放木箱的。相比之下,我的木箱又小又破旧,简直就是丑小鸭,我心里着实有些自卑,但我也知道父母的苦处,兄妹五人,一家七口,光靠几亩薄田,哪有钱用来请木匠打木箱,更谈不上买了。好在当时的同学没有一个嘲笑我使用这个破旧的小木箱。

我的上床同学吴正文是建湖人,他很热心,看到我小木箱里面塞满了东西,关心地对我说:“梅巧军,我的箱子大,你把一些不穿的衣服或不常用的东西放在我的大箱子里吧。”我正迟疑时,他便不由分说把我的衣物叠放到他的箱子里。还专门为我配了一把钥匙。当时我一个月几元的零用钱都存放在箱子里,箱子就是我们的“保险柜”啊!吴正文家庭条件好,每个月家里给他十几元生活费,他竟然为我配一把钥匙,我为他的信任而感动不已!

后来,由于性格相投,志趣相近,我们也模仿桃园三结义中的“刘、关、张”烧香、磕头,拜了把兄弟。至今,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成了一辈子的好兄弟。去年正月初三,五十几岁的我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推杯换盏,喝了个天昏地暗,这个感情真可谓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了!

时光如流水,一晃30多年过去了,尽管现在条件好了,家里有各式各样带轮子的行李箱、行李包,存放物品方便多了,但小木箱永远存放在我的记忆深处。想到小木箱,我就会想起我已故的大姑父、大姑母,忘不了他们慈爱、淳朴的脸庞;想到小木箱,我就会想念远在建湖的吴正文同学,忘不了我们在师范朝夕相处的美好时光。

作者简介: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东方红小学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老婆的冻疮手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