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位于长江和淮河的下游,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独一无二,这里也被称为“风的故乡”。因风能资源丰富,盐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盐派风味美食。风腊肉,晒香肠,一进入腊月,盐城人民便开始为不久之后的春节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坐落于盐城东北部的滨海县,灌香肠是滨海人民乐享其中的大事。
滨海香肠油脂晶莹剔透,肉质紧实,有嚼劲,无论是直接放在米饭上蒸着吃,或是与蔬菜同炒,都让人回味无穷。它既是盐城人民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也是过年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
“二分肥,八分瘦,小肠洗净套好肉,姜葱辅,日光照,上锅蒸熟真美味”,短短几句顺口溜,却概括了滨海香肠的全部制作工艺。滨海香肠精选当地土猪后腿肉,按肥瘦2比8的比例混合切碎,确保香肠既有肉汁的丰盈,又不失嚼劲。随后,加入生姜汁、葱汁、八角等佐料拌匀,增添香肠的香气。肠衣选用浸泡12小时以上的猪小肠,将拌好的猪肉灌入小肠衣内,一边用针扎眼放出里面的空气,一边用手挤抹。最后,再用花线将香肠两头扎牢。灌好的香肠在阳光的照射下晒个3至4天,出一下油,然后阴干5至10天,滨海香肠就算加工完成了。
相传,清光绪年间,扬州“陶聚源香肠馆”迁至滨海,从开店前几个月,老板仔细研究了滨海人们的饮食习惯。他发现尽管扬州香肠受到滨海大多数居民的喜欢,但无法满足来自各省的移民的口味多样性。于是,老板不断地探索和尝试,终于研制出一种新香肠配方,成功地迎合了更多居民的口味。久而久之,滨海香肠也被更多的盐城人知晓。
见习记者 万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