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晚霞
2024年01月02日

祖母的铜暖炉

□河海洋

天突然就冷了,寒冷。一翻日历才知,已过了大雪。

印象中,这些日子,祖母就会拿出她的铜炉子来。这铜炉子可是她的宝,一般总是深藏的,不轻易露出来。冬天,一只铜炉子,比什么都贴心。

铜炉子,是黄铜的,一身贵气。我所见过的,有些上面还有各种图案,带给人喜气。祖母的铜炉子,没有什么花样,就是一把普通的提梁炉。脸盘子大小,深一尺有余,一口盖子上有无数细孔,如马蜂窝。我记得,童年时家中有不少铜器呢!像铜锁、铜炉、铜盆等,皆是锃亮锃亮的。而铜炉,只有在冬天,才会显山露水。

那只铜炉,可以说是祖母冬天的伴侣。尤其是大雪皑皑的时节,她坐在门里,铜炉像只猫一样蜷缩在腿上,她迎着光亮做针线的情景,可以说是一幅乡村冬日女工图。棉衣棉裤的缝补等,皆是她一针一线完成的。早年,还手工做过衣服。在冬闲里,更多的是拆洗旧衣服,剪成碎布,钉鞋底,做过年的棉鞋或是单布鞋。那些年月里,一家人的衣鞋等,均是靠自己做。在这么冷的天里,铜炉子就成了最佳队友。

白天还好,尤其是晚上。祖母还有个绝活,是做草鞋。一般是在晚上,她在一张长大凳一头,绑好木耙子,那是一种像猪八戒用的兵器——九齿钉耙之流的木器,祖母用它来做草鞋,很像织布,一来一去,就打出一双鞋来。鞋有冬天的毛窝,也有夏天的草鞋,有模有样,价廉而实用。而这些,都需要很多时间。从捶稻草、剪布条等,到打草鞋,一步一步,不下十几个步骤,都说是慢工出细活,哪一步都急不得,哪一步都应付不得。而这些时间,大多是利用晚上,祖母和铜炉子一起在冬日的时间里熬炼。铜炉子熬得染上黑灰,祖母熬出一头白霜。

生铜炉子,也是个绝妙活儿。火大了,太烫;火太小,容易生烟,呛人。生铜炉子,得用灶膛内的底火铺底,最好是棉花秆的底火,然后上面盖上木屑、玉米棒子等,一层一层,铺叠均匀,从而让铜炉子保持得长久,且温暖。有时候,祖母还会在炉子里撒一些玉米粒,最终能等来爆米花解馋。也可以炸黄豆、蚕豆等。那时候,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别有风味的美食了。

对于冬天来说,铜炉子生暖;而对于我来说,铜炉子总让我想起祖母的暖来。大雪,斗指癸,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静悄悄的夜里,或有初雪将至吧。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勤快的老伴 耄耋老人的处世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