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体
2023年01月06日

讲好文物里的“中国故事”

《奇观》

盐城晚报讯 从“书画之乡”东台走出来的知名美术家嵇亚林,一直致力于讲好文物里的“中国故事”。

嵇亚林现为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当代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省群众文化学会书画研究院院长,在花鸟鱼虫画领域很有建树,画风独具一格,在国内美术界广受好评。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为许多中外博物馆所收藏。

嵇亚林坚持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寻找灵感。在南京博物院任职期间,他经常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为什么不能用手中画笔,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物、欣赏中国历史文化呢?于是,他精心收集全国博物馆的文物图谱,认真研究重要文物的年代、背景、特点、价值,开展创作。

经过努力,嵇亚林的作品在上海展览馆亮相。上海美术界、文博界的专家称赞说,美轮美奂的画作讲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故事,散发着中国文明之光。许多外国友人参观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美术里的中国文物,是难得一见中国“文博之光”。

从此,嵇亚林对“文博之光”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他在创作中投注了更多的思考。他尝试用现代审美理念,不断创新绘画风格与技巧。他的力作《奇观》,描绘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国宝后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在画面层次布局上别具匠心:泛着青铜器微光的后母戊大方鼎,上面站立着一只欲语还休的鹦鹉;一幅屏风,古树虬枝,布满岁月沧桑;一个犀牛的头从屏风后探出,露出神秘的眼睛。奇鼎、奇鸟与奇兽,隔着一层象征千古历史的画屏,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奇观》既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工笔画,也有超现实主义的空间突破。

嵇亚林尝试着把不一样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尤其在画风上具有当代性,形成了“亚林模式”。其作品还有《新石器时代·三鱼陶盆》《中国人鱼·美男子》《青铜象尊》《金兽与松鼠》等等。“亚林模式”不仅体现在“文博之光”的创作风格上,还体现在嵇亚林的画展风格上。他不仅画出了一件件文物的亘古气魄、磅礴力量,还画出“海归门神秦琼”“海归门神尉迟恭”等中国文物回家路,并标明每件文物回归之路的题跋。胡学纯 文/图

《家乡菜》首发式昨举行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