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王学言
在美丽的神台河畔(湖中桥)西侧,有一面碑墙,正面雕刻着栩栩如生、形态各异、不同色彩的九狮图,背刻有“中国建湖九狮图”标识。很多游人驻足观赏,但对“中国建湖九狮图”完全了解的人并不多。
历史上的建阳,每当逢年过节,都要举办灯会,而每次灯会都少不了玩龙舞狮。灯会上狮子表演极为精彩,常常是9人各扮一只色彩不同的狮子,按照乐品的节奏变换图形,从而形成了一幅动作优美、气氛热烈的群狮图。久而久之,被人们誉为“九狮图”。随着时事的变迁,节庆中的“九狮图”成了水乡企盼未来“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
“九狮图”全舞共分7节,狮王下山、众狮出谷、八狮拜王、双狮对戏、九狮戏球、群狮追逐、拱王归山。“九狮图”的服饰从头到脚为连衣狮服,且九只狮子色彩各异,分黄(狮王)、橘黄、红、粉红、桃红、青、紫、绿、白9色,头部和尾部扎成9种不同形状,并装有竹环,供晚间演出烛光萤照。建阳镇老街有个“九狮巷”,以善舞“九狮图”而闻名。20世纪80年代,“江苏生活”民间舞蹈调演时,建阳镇代表队所表演的“九狮图”荣获苏北片一等奖,并被中央电视台播出,还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史集。
“九狮图”发源于建阳镇,流行于高作、近湖、恒济、九龙口一带,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或重大庆祝活动,当地百姓会自发举行“九狮图”灯会。这已经是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活动。
据有关史料记载,人们称建阳集镇为“灯镇建阳”。在群众中也早有“益林(今阜宁县益林镇)会、建阳灯”之说。而建阳每逢灯会,又是以“九狮图”为众灯之道。据老人说,“九狮图”灯会,每次出灯,通宵达旦,贯穿建阳集镇的建港沟河两岸人山人海,而河道被观灯的客船堵塞。清光绪年间,“九狮图”最为兴旺,每年从正月十五到二月初二,附近各乡镇均有“九狮图”大型灯会,男女老幼观灯者纷纷而来,已成为民间习俗。
建湖地区参加“九狮图”灯会的演出者,不仅会舞狮,而且会扎狮造道具。
新中国成立前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建阳、高作、九龙口、恒济一带玩狮、扎狮灯的民间艺人层出不穷,现仍有部分民间能工巧匠舞狮玩龙。
水乡人,不仅会舞“九狮图”,还创造了九狮盘龙舞蹈节目,一些传统艺人说:“把龙狮融为一体,是对民族英雄陆秀夫一种纪念。”据老《盐城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陆秀夫被谥为“忠烈公”,建湖人用自己的智慧,把龙狮引进灯会,塑造了“九狮盘龙”的形象。嘉靖十年,盐城知县陈节,于盐城首次建造陆公祠。在陆公祠落成那天,建阳人扎了一条18节长龙和9只金狮,从建湖赶去表演“九狮盘龙”以示庆贺,其寓意是,陆丞相他们紧紧守护在龙的身旁,象征着与国共存亡的英勇气概。
抗战期间,新四军东进时,建湖人特举办灯会以示欢迎。陈毅还从百里之外的盐城骑马前来观灯,在人山人海的街巷里与民同乐,尤其是“九狮盘龙”受到了陈毅的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水乡人玩龙舞狮很有特色。尤其是建阳、恒济人玩龙都是13节的长龙,除在平地上表演外,还能在高台上盘旋,有的还能盘桥过河,故建湖多个镇有“灯镇”“龙镇”之称。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玩龙舞狮表演轰动一时。这一传统地方民间特色文化,为活跃地方文化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如今“九狮图”再现民间,让人们勾起对传统文化难以忘怀的美好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