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陆晚馨
人世间的善,原是灵魂深处的自我觉知,体现在细微之处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那年秋,他调去了偏远的城镇工作,每天晚归时,常途经一座村庄。
一次,见一老叟蹲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晚风拂过他发了白的旧草帽,他垂着头,脚边的竹匾里有一些青色的果子。
“老人家,果子卖吗?”他靠过去,放下车窗。
老叟有些茫然地抬起头,半晌答道:“自家果树上摘下来的,新鲜着呢!大先生,买给孩子吃……一看您就是厚道人呐!”他枯瘦粗糙的掌心里捧着几枚青果子蹒跚着走了过来。
“嗯,挺好的,清香气。”他接过果子,又抬眼看了看暮色笼盖的四野,说道:“老人家,天色已经很晚了,您快回去,这些都卖给我吧!”老叟嗫嚅着嘴唇,感激地冲他点了点头。
回到家,儿子欢喜地洗去了青果子表皮的一层白霜,放在口里急急地一咬,立即酸到捂住腮帮子。妻子谑笑他错买是常有的事:“青果子生在淮北,也会有枳的酸涩,你不见大伯家石桥边的那一株,有谁摘过?”
第二天,同样的场景,老叟依旧坐在那棵老槐树下,似乎在等他,又似乎不是。他依然放下车窗,全买了回去。第三天似乎成了约定,有了默契。
第四天,老叟靠着车窗好奇地问他:“先生,那些果子……孩子果真爱吃?”他递过钱笑而不答。
后来,他偶然听说老叟的儿子多年前为救一位溺水的少女不幸罹难,老叟卖那些青果子是想给病中的老伴凑一点医药费,不想老伴还是走了。女儿心疼老人孤寂,接他去了南方。
他在某一天将整件事的过程说给妻儿,引得一阵唏嘘。妻子说:“想不到老人有这样曲折的一段人生!”全家人的目光齐齐看向搁置在案头的木盘,那里面有作书斋清供的青果子。夜晚的灯火里,一家人沉默良久。
人世间的善,原是灵魂深处的自我觉知,体现在细微之处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