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登瀛
2022年08月23日

儿时的暑假

响水/宋树林

那时候的暑假也许是乡下孩子最愉快的时光。生活虽穷景致却耐看,一幢幢土脚根茅草苫的草房,一片片绿色的庄稼,一条条清澈的小河,柴塘里的鸟鸣声声声入耳。吃完早饭,与同龄伙伴一起割牛草、挑猪菜、掏麻雀、下河游泳,无忧无虑。年龄虽小,劳动却不少。在玩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利用暑假期间,勤工俭学,每人要完成100斤的干草任务。每天早上,三五一群的伙伴就背着割草篮不是去玉米地割草,就是到圩沟旁,哪里草多茂盛,就到哪里去割,哪里就有我们割草的身影。

有一次,和父亲到大圩边顶着火辣的太阳在蒸笼般的山芋地翻山芋藤,一边翻着,一边拔草,大汗淋漓,汗水浸透衣服,没有一处干的地方,到了河边,二话不说,一头扎进河里来回游动,惬意舒服。虽然干点活,吃点苦,但也不觉累,只有一种真实而自由的快乐。有时候也倒霉,有一天下午,我和李小五等人在安阜庄割草,突然乌云翻滚,雷声隆隆,小五喊一声,不得了,天要下雨了,快跑。说时迟那时快,立即背上割草篮跑,但迅雷不及掩耳的大雨不期而至,无处躲藏,到处是白花花的一片,颇似落汤鸡的我们,样子实在狼狈。上面下着雨,脚底又打滑,一不小心就摔一跤,浑身泥水,脏兮兮的,即便如此,还是拼尽全力把辛苦割的牛草水不涝汤地背回家。雨过天晴,又是蝉噪蛙鸣,太阳又恢复了灼人的威力,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的清新气息。

一个暑假转眼就要过去了,牛草也晒干了,待开学时和同学一起抬到学校过秤上交,完成任务。

勤工俭学割牛草已成为永久的回忆,也定格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

愿时光能缓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