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登瀛
2022年08月23日

愿时光能缓

响水/顾东海

楼下就是红旗路菜场,买菜特方便。早上还黑漆漆的,已经有菜摊摆起来,人推车运,生怕来迟了没位置,天麻麻亮,菜摊已经顺路边摆得齐整整的,卖的货品相当全,有鸡有肉,有鱼有虾。这是个马路菜场,除了部分固定的摊子,还有很多附近的村里人过来卖菜,全是地里长的、水里捞的,赚个辛苦钱,补贴家用,菜价便宜,菜也新鲜,从早到晚都有得卖。菜场人气旺,高峰时就堵得不行,车挤人喊,热闹得很。

这就是生活,每天如此,住了近二十年早已习惯。有天下班,发现楼下巷口新来一位胖胖的卖菜大妈,电动三轮车上铺块木板,上面摆几样果蔬,菜洗得干净,码得也齐,一看就很舒服。那时水萝卜刚上市,她家的水萝卜水灵灵的,格外吸引眼球,停好车就想称两斤。看我去,大妈赶忙露出笑容,帮我摘去萝卜缨子,边摘边说:“我家的水萝卜今早刚刨的,包甜,包不糠。”萝卜最担心的就是糠,外表还看不出来,我就问她以前怎么没见过,她说以前在别的菜场,现在那边管得紧,就转到这边来了,也不晓得这边管得紧不紧。大妈应该是在外冷风吹得多了,不到七十岁就头发灰白,发红的脸上隐隐有一丝忧色,明显粗糙的手上有好几道口子,看了有点舍不得。赶紧提菜上楼,回家后一尝,水萝卜真甜,真不糠,能脆到心里去。

后来才知道,大妈是响水镇上兴村人,离县城有七八里路,每天赶四趟,跑得很辛苦。再以后,看到大妈的菜摊就会买一两样,反正菜多不愁。老婆问我,怎么这段日子买菜勤了?我指了指巷口,把大妈的情况告诉她,后来老婆也会去买。

日子在平淡中走过,有天吃饭时老婆说:“看那个卖菜大妈,总感觉有些地方像我妈。”一语惊醒梦中人,夹菜的手就停在那动也不动,我忽然才明白为什么我一直会好好对待卖菜的人,因为我母亲以前也卖过菜。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她用瘦弱的肩担起了一家的柴米油盐。

原来,这些小时候耳濡目染的画面,这些母亲为生活奔波的场景,一直停在记忆里,藏在心底里,融在血液里。在我听到有些熟悉的声音,看到一样粗糙的手掌,偶尔会有不经意的出现,会有一些莫名的情绪油然而生,就像是一种随性而来的习惯,静静地影响着我的行为,默默地叮嘱我善意待人。

也许,这就是母亲想给我的。因为求学,我只有在小学的时候一直待在母亲身边,等到我上了大学,母亲却病倒了,从行走困难到瘫痪在床,只经历了极短的过程,那一段时间,应该是母亲最痛苦的日子,她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家里的“累赘”。

后来我成了家,母亲依旧在床,等老婆怀了孕,她知道我俩都要上班,就一直念叨:小孩生下来谁带?这打不开的心结,包含着多少无奈和伤感,她看儿媳的眼神里,有着深深的歉意和自责。

世间事,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我们生下女儿的第二天,母亲居然能起床了!对,从躺了几年的床上起来了!颤颤巍巍地下了床,又坐车到了县城,用医学无法解释的举动,开始履行带我女儿的责任,这一带,就是十年。也许是担心和牵挂,也许是疼爱和信念,让她支撑起这病痛的身体,做自己能做的所有事情,她把能给的,已经全部给了我们,这份沉甸甸的温暖,在每一个想起的夜里,都会让我的心流泪不止。

母亲已经离开多年,人虽离去,但这

份想念的执着,在我没留意的时候早已刻进了骨髓。这是一个农村妇女最简单、最直接的爱。母亲话不多,越是无言,如今却越是想念,这是一场轮回的遇见,让我学会寻找,学会懂得,只是这屋外的静寂,少了一个问我冷暖、问我归期的人。

红旗路的马路菜场,已经搬进了宽敞的大市场里,那个卖菜的大妈也从我的视线里悄然消失。岁月长流无声无息,却也从不停歇。愿时光能缓,留得住简单的爱和简单的念。

北斗情 儿时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