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阜大众报

03

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发展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年07月24日 盐阜大众报 03版 理论周刊

包雅玮

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阐释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命题,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对江苏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同时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探索新经验提出明确要求。

在传承创新中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质和生生不息的发展智慧,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和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市古城及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生活看,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不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和创新性,对内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有延续文明的共同信念,中国核心利益是国家统一,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对外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开放胸怀、兼收并蓄,中华民族有守正创新的进取精神,并勇于接受新事物,与各个国家和民族在交流中实现文化交融。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文化根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传承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两个结合”中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才能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契合性决定了两者有机结合,“两个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是面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创新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空间,承载中华文明智慧并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新时代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就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智慧融入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能。党的二十大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坚持“两个结合”的“第二个结合”,体现我们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在凝聚力量中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发展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为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深厚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进一步筑牢文化根基;要凝聚文化力量,持续增强人民的精神内涵,使之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中,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丰富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事业发展提升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们丰富的精神需要;要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以新的社会现代文明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中担负文化使命和政治使命的高度统一,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中促进文化发展和政治发展的高度统一。把握“建设新江苏”最新定位,增强谱写新篇章的历史责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作者为盐城工学院社科处处长)

没有上一篇了... ... 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