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阜大众报

03

一根胡萝卜 2022年07月03日 盐阜大众报 03版 丹顶鹤

□管懋晴

食物匮乏的年代,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建湖县城镇南小学读六年级,给我们上算术课的是田宗爱老师。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脸上整天挂着笑容,讲起课来总是那么循循善诱。

那时,我每天的早餐是一暖瓶粥。先一天,母亲煮晚饭时,等粥锅一开,就灌起一暖瓶粥来,这便是我第二天的早餐。我早上起床洗漱后,将暖瓶中的粥倒在大碗里。开头两碗半全是粥汤,我舍不得倒掉,全都喝下肚子,最后倒出的一碗才是沉淀的稠米粥。三碗半喝完,肚子撑得鼓鼓的。

说真的,到上午第一节课下,跑了一趟厕所,就觉得肚子空了。暖瓶中的粥,在沸水中泡了一夜,米全都花了,根本不垫饥。二节课后是一段最难熬的时候,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老师课堂提问时,我没精打采,根本不想举手回答。有一天下课后,田老师将我叫到他办公室,问我:“你平时作业完成得很好,测验成绩也不错,为什么课堂发言不积极?”经不住老师的再三盘问,我只好实话实说:“肚子饿,没力气。”田老师听后,摸摸我的头,又拍拍我的肩膀,说:“课堂上要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以后注意。”

从那以后,每天上午,轮到上算术课时,田老师总会走到我身旁,从口袋里掏出一根胡萝卜,悄悄塞到我手里。谁知他这一掏就是两个学期,每天如是,从未间断,直到我从镇南小学毕业。

一根胡萝卜虽也填不饱肚子,但在那个年代,却体现了弥足珍贵的师生情谊,令我深受感动,极大地调动了我的学习积极性。我遵从田老师的教导,上课踊跃发言,学习成绩提高很快。那年的毕业季,我们全班43名学生,一个不落,全部考上了建湖县中学,升学率达100%,列全县第一。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一晃50多年过去了。几天前,我在马路边散步,忽然看到了田老师和他的老伴迎面走来。两位老人满头银发,虽然年事已高,但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我大喜过望,疾步迎上去,说:“田老师,您还认识我吗?”田老师眯起双眼,细细打量着我,摇了摇头说:“不认识。”我赶紧报出自己的姓名,田老师想了一会,笑着说:“哦,知道。你是镇南小学首届毕业生。”我继续问:“那时候,您每天带给我一根胡萝卜,还记得吗?”田老师笑着回答:“不记得了。”我好一番感慨,田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桃李满天下,最后在建湖县实验小学退休。岁月可以改变人的容颜,几十年后,老师认不出学生,记不得曾经给予学生的关爱,却在心里记得住学生的姓名,甚至还记得我是哪一届毕业生。

这么多年了,我始终忘不了田老师的那份情意,那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每当想起都倍感亲切。一根胡萝卜,值得我铭记一生!

没有上一篇了... ... 汗水浸满粒粒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