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周刊
2025年03月10日

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贾正东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经济运行一直保持稳健,发展韧性持续提升,产业、科技、人才、营商环境等优势不断积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省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经济增长的基础持续夯实、结构持续优化、质效持续提升,为更好落实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作出江苏贡献。站在新起点,我们要学深悟透、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策应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以盐城所能更好服务大局所需。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产业科技创新是江苏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的关键领域,也是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

作为创新资源密集、创新动能澎湃、创新氛围浓烈的经济大省和制造大省,江苏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创新成效日益显现。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今年新春第一会,我市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出台行动计划和激励政策。站在新起点,我市将以科技创新助力新兴产业壮大,聚焦“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突出零碳园区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地标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培育,深入实施“AI+”,加强大模型推广应用,全力突破氢能、新一代高效太阳能电池、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焕新,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风采。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升西伏河绿色科创园等平台载体,让更多科创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为全省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

推动中国经济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改革开放既是关键一招,也是信心之源。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快速发展,应统筹好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改革和开放的双轮驱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广阔的前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江苏紧紧围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使命,坚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继续走在前列,着力提升改革的质量和水平。率先出台省级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任务清单,纵深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推出85项年度营商环境改革事项……对照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江苏针对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新增长点,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我市坚持以改革增动力,用好“6+1”比较优势,抓好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等标志性、牵引性、探索性改革,把营商环境改革持续引向深入,在健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围绕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建立更加高效公平的市场环境。

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

在全国“一盘棋”格局中,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是江苏肩负的重大责任、光荣使命。江苏牢牢把握多个国家发展战略在江苏汇聚的重大优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机遇,加强与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有力扛起江苏责任、展现江苏担当、作出江苏贡献。全面融入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协同推进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统筹落实区域重大战略,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加强与沪浙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强与长江中上游地区协作发展,推动产业链向长江中上游延伸。积极服务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更大力度推动产业联动、创新协同和人才交流,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主动对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相互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提升信息、政策、人才、项目交流共享效率。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我市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特征,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大都市圈、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布局,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勇当全省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

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新时代以来,江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要求,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着力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系统化推进脱贫攻坚、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事业全面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决扛起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加快地区协同发展,提高区域均衡发展水平,完善“先富带后富”体制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在南北共建园区实现先富带动后富,以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双轮驱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重点人群稳定就业增收等领域展开积极探索。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多办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心用情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我市深刻领会“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的重要指示,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持续用力,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切实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只有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有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江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对结合实际的探索性改革同党中央改革取向保持高度一致,保障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新征程上,我市坚持把高质量党建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进一步营造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浓厚氛围,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开拓进取,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强化党建引领,弘扬清风正气,在严管厚爱中凝聚现代化新盐城建设的强大合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水平。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没有上一篇了... ... 以系统思维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