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周刊
2025年03月03日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周嫣然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的出版发行,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提供了权威辅助读物和基本遵循,照亮了我们在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发展,足迹遍布100多处历史文化遗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进行精准提炼,深刻剖析其丰富思想内涵,全面阐述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浪潮中,牢牢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提供了关键指引。

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出一系列原理性成果与原创性贡献,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文化工作的原则方法路径,有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

习近平文化思想凸显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地位,揭示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贯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战胜风险挑战的重要因素和力量源泉,为国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从12个方面全景式呈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图景。其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障,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行,为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两个结合”是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打破了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不自信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迷信、文化复古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束缚,要在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坚定文化自信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让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键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核心体现,要将其融入社会发展各个层面,转化为民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政德建设、公民道德素养提升和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中,凝聚起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必然要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要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让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壮大。

在传承弘扬中巩固文化主体性,要对本民族文化高度认同、由衷自信,自觉理性地维护和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精神价值,从历史走向未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文化内涵,以开放包容的胸怀,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突破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在坚持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吸收各民族文化的有益成分,使中华文化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在创新创造中激发文化活力,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要统筹兼顾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实践创造中不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实现文化进步,以先进思想文化引领社会发展进步。

(作者单位:东台市委宣传部)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