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周刊
2024年05月27日

发展壮大主流价值、 主流舆论、主流文化

景步阳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鲜明提出“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这既是新征程上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迈上新台阶的现实需要。对于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的盐城来说,更要立足大局大势,深刻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高举鲜明旗帜,在坚定信心中把牢壮大“主流价值”的方向。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事关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一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科学理论之所以能指引人、鼓舞人、凝聚人,是因为其在科学回答时代课题、回应实践需要中彰显强大真理力量。不管是从中央精神、省委部署,还是从市委要求看,我们都要始终坚持把理论武装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研究,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健全“第一议题”制度,在目标上知道“学什么”、在方法上搞懂“怎么学”、在思想上弄通“为何学”、在实际中明白“如何用”,真正使理论武装“上连天线”“下接地气”。二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问题,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应聚焦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开展广泛的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评优树先各类“好人”、志愿服务等。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特别是思想舆论领域的交融交锋,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沙场作战中,主阵地往往是部队战斗和据守的中心地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主阵地”这一形象化表达,强调要守牢思想阵地。各地要有效引导境内外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旗帜鲜明批驳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言行。

深度结合融入,在团结奋斗中不断扩大“主流舆论”的影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实践证明,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一要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明确新闻舆论工作应当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其中一项主要任务是“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正确的东西不去占领,错误的东西就会去占领”,主流媒体要顺应发展趋势,洞察群众的内容喜好和诉求,积极融入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善于站在网民视角谋划网上正面宣传,创新互动引导方式,实现主流思想舆论的精准传播。二要用活、用实、用好新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成为各种价值观念交汇融合的重要场域,对社会公众价值观念的影响作用更加凸显。随着网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和表达欲的提升,网民“吃瓜”逐渐从网络围观转变成跟帖评论、主动评论或者发起话题。“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要严防“茶杯里的水花”演变为舆论风暴,要用好这把“双刃剑”的“传导器”和“放大镜”作用,使网络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三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书中提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由于文明的差异所引起的”。从该书观点看,对于我们构成的较大挑战就是“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让世界了解盐城,让盐城走向世界”,4月25日成立的“盐城国际传播中心”是我市统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要借助这个平台,探索地方外宣服务国家大局的新路径,建立内外宣融通互联相互赋能的新机制,为“让世界看到一个欣欣向荣、自信开放的中国”贡献盐城力量。

彰显文化文明,在交融交锋中发展放大“主流文化”的精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壮大主流文化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要筑牢主流文化的“根”与“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有了厚实基础、坚实支撑,主流文化才能不断壮大。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更重要的是实现“文明培育功在平常、文明实践热在基层、文明创建暖在人心”;用好“3+4”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叫响文明实践“夜模式”,扎实开展“童声宣盐”红领巾宣讲等美育品牌。二要彰显主流文化的“底”与“色”。盐城是一片红色热土,1.8万余名革命烈士长眠在盐阜大地,为这座城市注入红色基因。要围绕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扎实开展“铁军魂 盐城红”红色文化主题系列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盐城考察时重要指示精神近期工作安排》中6大方面30项具体举措,实施“红色资源+”工程。三要赓续主流文化的“脉”与“络”。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和思想精华,让千年文脉在盐城展现新气象,进一步壮大主流文化。组织实施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探索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等生动表达方式,传承以“一河、二堤、三相、四溪”“四色文化”为代表的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聚焦文艺精品创作,叫响“盐城‘街’有你”“到盐城嗨周末”等文化品牌,抓住“国际化、年轻态、新媒体”三个关键要素,持续打好主题IP、青年群体、夜间消费、宣传推广等“四张牌”,放大携程国际旅行商大会暨“NICE盐城”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效应。从对城市价值观、生活方式的深度认同,探索打造“现象级城市”的城市IP身份识别,推动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打造更多人文经济学的盐城样本。

(作者单位:市委宣传部。本文为2024年度市社科基金项目“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城市邻避问题治理中的公民教育研究”〈24skb378〉成果)

保护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
提升兜底保障能力 增进群众“民生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