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政风
2024年01月04日

我市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本报讯 (记者 祁宗华 刘谦 居奕名)近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2023年盐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土壤处、海洋处和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张华林主持新闻发布会。

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工作核心,紧扣各类环境要素和群众诉求,深入推进国省控站点、国省考断面、入海河流断面等执法检查。聚焦餐饮油烟检查,结合“小散乱”排水整治,对全市“小散乱”整治清单内的餐饮单位检查,累计入户走访餐饮单位9599家次,检查畜禽养殖单位234家次,开展水产养殖执法检查103家次。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公安、检察院三部门融合作战优势、发挥大案要案大队先锋作用,常态化开展联动执法、联合办案。纵深推进“非现场监管”方式和用好用活“正面清单”制度,利用科技手段不断强化执法效能,将落实监管执法“正面清单”制度作为帮扶企业的重要抓手,推动差异化监管执法,减轻企业负担,实现“无事不扰、非必要不入企”。“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同行、服务执法并重’理念,突出助企帮扶主基调,积极开展靠前、监管服务,做好助企服务‘环小二’。”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田相超说道。

“2023年,土壤处着眼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需要,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列入市政府挂牌督办的9个重大项目之一,全年新增投资约3.5亿元,申请中央和省专项资金2.4亿元,多渠道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市生态环境局土壤处处长张美兰在会上介绍,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以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为抓手,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摆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要位置,全市新增完成治理275个行政村,累计完成治理859个行政村、治理率达43.4%,新增治理农户3万户。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模式,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督促推动亭湖区87座污水处理设施、4523座微动力净化设施、6608座无动力净化设施建设。创新监管模式,强化水质监测,常态化组织开展污水治理设施“回头看”,全年共推动608台套设施完成整改并保持正常运营。

坚持陆海统筹,突出重点管控,强化农业源、生活源和工业源“三源同治”,减少污染物入海。2023年,我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创历史新高,达94.5%,超年度目标任务31.5个百分点。“美丽海湾”创建工作实现全国领先,全省唯一。

“大丰川东港创成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是继东台条子泥创成首批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后,盐城市创成的第2个国家级美丽海湾。已公布的20个国家级美丽海湾中,江苏入选的2个均在盐城市。珍禽保护区射阳河——斗龙港段也创成省级美丽海湾。”市生态环境局海洋处处长成华介绍道。

培训养老保险业务 规范管理编外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