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周刊
2023年12月18日

构建乡村“微工业”智造体系 锻造基层产业创新机能

王瑾

近年来,我市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仍不尽如人意。随着国家土地、环保政策收紧和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原本依托土地和劳动力等“优势”要素的劳动密集型和环境影响型中小乡镇企业,竞争力逐步下降,生存空间不断收窄。而城市淘汰的传统工业类型因为市场变化和投资体量等要素无法完全向乡村转移,工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产业方向选择越来越难。在塑造乡村服务业过程中,我市相关配套的自主工业供给能力不足,工业发展水平不高,技术落后、装备配套少,技术人才匮乏,基本依靠域外工业供应链供给,致使乡村振兴过程中很难具备自主创新和产业落地能力。

与此同时,受各类突发事件影响,现有物流快递体系受到冲击,我市相关配套的外部产业链断供时有发生,“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布局也警示我市应完善现有工业体系。宏观层面,从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到长三角区位城市定位,我市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完全可替代外部庞大供应体系的自主供应链,积极发展乡村一级的末端小微工业体系不失为一条出路。无论是农业产业深化发展,还是康养文旅或其他新兴产业的孵化和移植都迫切需要提高乡村一级工业装备水平和在地产业实现能力。科技发展带来包括智能制造装备模块化、微型化和互联网的分布式协作体系等技术手段,为建设小微型工业节点提供可能。

科学规划、政策引导,推动“微工业”体系构建。由相关部门会同高校、科研院所设计顶层方案,调研各地区现有乡村特色产业、小微制造企业及其装备水平,家庭农场和基层创业载体人员、设备、闲置或其他可利用空间等情况。按产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规划“微工业”节点分布,建立相应的建设、管理标准及认证体系,出台政策引导乡村各基层创业主体新建和改造一批“微工厂”。相关政策的制定需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最大限度依靠政策聚拢社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形成合力,适当引入园区和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等机构参建“微工厂”孵化机制,大力引进外部先进协同技术资源和各类上游供应链资源,引导小微工业节点循序渐进充分发育,共同推进“微工业”体系构建。

优化环境、强化管理,建设“微工厂”协同矩阵。可依照现有法律法规,由市场、环境、卫生等各职能部门协调制定操作性强的服务管理细则,为小微工厂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建立统一网络数据平台,将“微工厂”纳入全市“微工业”管理体系,利用平台产业数据链打通各产业末端节点,找到配套互补关联。帮扶对接其他具备市场渠道能力的品牌商、电商及大中企业实现产业协作,充分激活乡村“微工厂”生产潜力,形成小微工业协同矩阵。力求在国内现有大供应链体系基础上,不断拓展我市小微工业集群作业空间,增强产业末端自主产品制造能力,为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提供生长力。

聚焦特色、自主创新,完善产业链末端造血机能。近年来,我市各县(区)不少原本发展良好且由小微工业支撑的特色产业由于市场变化和技术水平落后等因素,规模收缩或几近消失。因此,“微工业”载体建设可在我市各地区现有特色小微产业基础上,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技术升级和模块化改造分布式推进,撮合本土及外部创新设计资源与这些微工业节点合作,量身定制力所能及的终端产品方案,实现服务和自主协调发展模式。同时,作为我市特色产业名片的农业,在以精深加工为主要方向的全产业链升级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田间一线小微工业节点建设。不同于通用的大田农机,农产品精深加工越来越要求各种非标设备参与,包括清洗保鲜、切削分装、包装仓储等环节为“微工厂”提供了发展契机,如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完善的分布式加工节点,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硬件基础。此外,乡村振兴过程中还面临各种新兴产业植入和环境建设等问题,在地小微工业节点也将在推进建设速度和降低成本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农旅融合产业,除地方政府推动的大规模建设外,价廉物美的小微体验节点将更能适应多数乡村的客观条件,结合小微工业节点的供给力,推行前店后厂“农业+微工业+文旅”模式,将促进文旅消费深度发展,保证乡村发展均衡性。

(作者为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盐城工学院乡村振兴创新设计研究中心负责人)

推进绿色生态之城建设 当好绿色发展排头兵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