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美清 王晶晶
城区滨水景观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提升设计是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新洋港、蟒蛇河、串场河等重点河道的水环境治理和滨河景观带建设,成效明显,但城区内滨水景观仍存在景观生态品质不高、景观综合功能不足、景观植物配置单一、地域特色文化缺失、生态基础设施匮乏等现象(特别是老城区域)。我市提出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康养”深度融合,大力建设“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宜居之城”。立足我市城区滨水景观现状,深化城区滨水景观更新设计,不仅能营造具有弹性、康养等多功能的城区滨水景观,提升城区空间活力和景观魅力,还能改善人居环境的整体质量,推进“绿色生态之城”建设。
超前统筹,创新景观规划。我市城区滨水景观的提升设计须立足现状分析,依托全市水系总体规划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布局,进行超前统筹、整体推进、系统设计,科学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城区滨水景观发展规划,强化综合治理,构建城区滨水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打造“碧水河景”。运用引导性设计方法,深化城区滨水景观提质工程的建设准则和管理导则,综合提高其生态修复、空间营造、景观更新、设施改建、康复疗愈、文化展示等设计要求。基于大数据平台进行城区滨水景观的智慧化监管,精确统计雨水存储、下渗状况,结合景观构成要素,建立城区滨水景观雨洪管理系统和景观适应性设计体系;提前预测城区滨水景观未来可能面对的各种环境压力,提早准备应对方案,整体提升城区滨水景观的冗余性。同时,创新制度建设,强化政策落实,推行多主体、多部门共管共治,并加强环保宣传,鼓励广大居民积极参与。
综合升级,拓展景观功能。我市城区滨水景观的更新设计需深化总体功能,进行多维优化、综合升级,整体提升其生态、疗愈、休闲、科普等多重功能,构建“灵水河景”。引入弹性设计方法,选用生态措施,将城区滨水景观设计与城市公共景观建设相结合,提高城区景观整体性。针对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正确选用水环境基底改善技术、水环境强化净化技术、水环境动力调控技术、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水环境景观营造技术等进行生态治理,提高城区滨水景观的系统适应性、生态安全性及场景美观性。深入调查不同人群的行为习惯和活动需求,特别关注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及亚健康人群,运用循证设计、康复性设计等方法,把城区滨水景观的物理环境设计成具有疗愈功能的空间场所,让居民在美丽的滨水景观中坚信自身价值、引发正向情绪并提高自身运动机能,既能提升城区滨水景观对人身心的缓解作用,又能营造城区“15分钟康养生活圈”,促进城区滨水景观与居民健康协调发展。
多元再生,激活景观空间。通过对场地空间的现状梳理,运用叙事性设计方法优化城区滨水景观的空间序列,做到多元再生、串点成线,积极构筑适应性生态空间、创意性文化空间、立体化植物空间、多样化体验空间,拓展景观空间韧性,营造“秀水河景”。重点保护城区滨水景观的核心源地,以景观道路为纽带,合理运用带状式、环状圈层式、拓扑连接式、楔形放射式等形式重构城区滨水景观空间的平面布局,运用立体构成原理优化城区滨水景观空间形态;以最少干预的方式调整场地标高和坡度,对零散场地进行雨水花园设计处理,做到聚少成多、适地适景;强化景观节点设计,增设儿童的嬉戏空间、老人的活动空间、残疾人的无障碍空间,对接疗愈环境建设,细化水体空间、道路空间、植物空间、公共活动空间、文化展示空间的氛围营造,提升城区滨水景观空间的艺术魅力,构建“生活的艺术”。
增绿添彩,营造植物生境。系统考虑植物的品种、造型、花期、季相等特征,运用生态设计、乡土设计方法,合理设计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布局造型、种植密度,优化植物的平面形态和竖向结构,优先选择多年生且视觉效果好的植物品种,进行增种乡土植物、添补水生植物,做到加树添花、增绿添彩,营造生态植物系统,增强“四季有景”的环境美感,构筑“美水河景”。多选择适应能力强、净水能力高且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既能促进水体净化和雨水调蓄,又能有效应对降雨期和无水期,增强生态弹性;依据场地不同的水深情况,正确选择湿生、浮叶、挺水、沉水等多种水生植物,打造“美化植物+护坡植物+净化植物”的多维度植物生态环境;结合生态浮岛、植草沟、河岸生态带等,对城区滨水景观缓冲区、边缘区、郊野绿地等进行整改,营造自然生态且有特定主题的植物群落。
融合传承,重塑地域文化。仔细梳理和凝练地域文化,运用融合设计、交互设计方法,对我市特有的“红、白、蓝、绿”四色文化(即新四军文化、海盐文化、海洋文化、湿地文化)和当地风土人情、民间故事等进行元素推演、造型设计、氛围营造,将其渗透于城区滨水景观的场所空间、植物造景、景观小品等设计中,做到文化注入、特色塑造、传承再现,营造地域性文化景观,建设“韵水河景”。运用比喻、拟态、叙事、象征、转换等表现手法,对新四军抗战、盐业制作、丹顶鹤、麋鹿、淮剧杂技等故事和施耐庵、范仲淹、陆秀夫等人物进行地域文化形象的创意表现,设计富有文化内涵的主题广场、人物雕像、故事长廊、亲水平台等场所空间,提升景观意象和文化感知。此外,借助智能交互技术,运用数字装置艺术展示地域文化,促进地域文化传承,助力科普教育、环境美育,提升文化神韵,增强“乡愁”记忆与共鸣。
完善服务,增补基础设施。围绕居民行为方式与身心需求,运用弹性设计和无障碍设计方法,增补场地中的生态基础设施,做到完善设施、提升服务,提高城区滨水景观的亲水互动体验,创建“亲水河景”。全面更换场地中破损、老化的雨污管网,规范生活污水和城市雨水排放;合理调整地形下凹深度和竖向坡度,灵活设计场地雨水径流方向,积极引导雨水汇集、存储;将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驳岸、生物滞留池及透水性铺装等与场地中的康养休闲设施、指示信息设施、运动健身设施、卫生服务设施等建设相结合,深化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拼接铺装的施工手法对原有水泥的硬质铺装进行“化整为散”,运用透水性铺装材料(如透水砖、嵌草砖等)或在缝隙中添补砂石和草类植物,构建微小型植物生态群落,促进雨水就地分散下渗,改变原有的“灰色空间”;依据设计主题,合理选用植被、石块、镂空式混凝土砖、土壤等来建造生态自然式驳岸;综合考虑场地开放性、公共性,适当设计安全应急场所,结合社区管理机制,设立专人负责城区滨水景观设施的监管与维护。
(方美清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设计学博士,盐城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晶晶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艺术学硕士。本文为市社科联课题〈23skB124〉、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ygy221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