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周刊
2023年07月17日

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夏珊珊

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时,要求江苏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7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时指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他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总量无论是世界第二还是世界第一,未必就能够巩固住我们的政权。经济发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国家能够称为强大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不仅要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家仓廪实衣食足,而且要求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人知礼节明荣辱。要把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统一起来,高举精神旗帜、传承精神基因、强化精神纽带,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涵养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全面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谱写“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盐城新篇章,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上应注重夯实根基、厚实内涵、增强动力。

以乡村振兴夯实“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根基。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用党的创新理论筑牢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让群众在奋斗实干中创造价值,在乡村振兴中建设美好家园,不断增强勤劳致富信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将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集理论宣讲、思想文化、科技科普、健身体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性服务平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举行文明评选和先进表彰、树立文明典型和道德模范、打造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等,用榜样的力量教育人、感染人、塑造人,凝聚向上、向善、向美的乡村正能量。结合乡村风貌提升工程,建设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主题景观、文化长廊等。持续开展美丽乡村文明风尚提升行动,将产业布局、景观设施、道路绿化等一体纳入环境规划,推动形成建设有序、环境整洁、特色鲜明的乡村新风貌,改善和提高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建设美丽幸福新家园。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大力发展玻璃工艺品加工、草编柳编、石雕根雕等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支持传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扶持文创大赛获奖作品、非遗产品、文创产品等,以文化创意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以文化繁荣厚实“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内涵。创作生产更多优秀作品,是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更高水平创新创造,引导文艺工作者聚焦新时代、大题材等创作更多精品力作,深入挖掘盐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精品。深入挖掘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本土文化企业,发挥重点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更新规上文化企业库、成长型文化企业库,为全市重点文化企业提供长效管理服务。深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持续打造串场河海盐历史文化长廊、湿地盐城·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统筹推进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大数据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集聚区,鼓励文化产业园区加强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配置,提高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度和管理水平。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借助文创大赛等平台载体,推动优质文创产品落地转化。鼓励各地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实体书店、文创商店、影院小店、剧院小店、文博小店、艺术手作工作室等“文化小店”,整合文化新业态、创新消费新模式。深入挖掘红色、生态、海盐、海洋等地方特色文化标识,讲好盐城生态故事、红色故事、发展故事和地方特质文化故事,重点打造黄沙港渔港小镇、安丰古镇、巴斗村等特色文化镇村,彰显乡村文化本土特质及独特魅力。

以数字经济增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动力。物质文明方面,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其蕴含的信息价值优化了传统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进一步释放劳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物质产出和物质财富创造速度。精神文明方面,数字经济有助于推动文化繁荣和基本公共服务改善。在文化领域,数字技术为系统化地记录、保存、继承民间文学和民间文艺提供可能,同时也为中华文化传播、普及、弘扬提供更有利的方式。基于数字孪生、VR、AR等技术的数字文旅产业以其资源无限和时空无界的新特性,解决传统文旅供需不均衡问题,也为旅客带来全新沉浸式体验,满足人们对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精神需求。数字经济的长尾效应使消费者的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需求最大化程度得以满足,延展人们精神生活空间,提升生活内容多样性。积极培育盐城特色原创IP,加强IP开发和转换。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提升企业数字化运营能力。坚持“文化+科技”“文化+数字”,加快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扩大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大力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出版、数字娱乐、数字展示、动漫游戏、网络视听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数字文化装备实力,推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方式转型升级。

(作者为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副教授)

下好科创“先手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激活文化资源“红色基因” 汇聚干事创业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