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祁宗华 李旻 魏洪利)2月14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去年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再创佳绩,多项省对市高质量考核指标实现全面进位,省内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幅全省第三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3553.22亿元,同比增长32.45%,增幅全省第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以科技创新突破年、推进年活动为抓手,开展“五大行动”、实施“五大工程”,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创新重大举措持续落地,创新重大成效日益凸显,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全市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据了解,我市现有高企1872家,位居全省第六位,瞪羚、独角兽入库培育企业数量分别达237家、22家,通过省市评估瞪羚企业89家、潜在独角兽企业6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4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18个。科技孵化器76家,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32家、市级30家。众创空间46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29家、市级8家,科技孵化器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全覆盖。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人才是驱动创新的活力源泉。去年,我市与省产研院签约,共建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向纵深拓展。截至目前,已征集企业技术需求746项,征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高校院所科研成果3800多项,举办2022盐城——南京科创合作洽谈会、“专精特新”企业产学研合作对接会等活动28场次,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182项。182项获省产学研合作项目立项,数量全省第二。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市先后出台《关于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市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标长三角中心区27座城市科技创新政策情况,明确我市科技创新政策新定位,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面向产业创新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目标产品研发。”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大科技创新激励支持力度,配套出台《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激励政策实施细则(试行)》,2022年度我市共确认2744家单位3895个项目符合政策奖励条件,共发放奖励金额14017.72万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承担7081.35万元。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韦向东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市委全会、市“两会”精神,以科技赋能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重塑城市产业发展基础,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中发挥作用,在科技企业培育上加大力度,把城市创新图谱、发展路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科技创新推进年”确立的目标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在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实现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显著突破,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