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荣
海陵古街始建于明朝,盛于清朝。有:“海陵小街二里长,门庭若市很繁忙,五花八门样样有,昔日今朝更辉煌”美誉。波光粼粼的海陵河镶嵌在“苏北小上海”益林的腰带上,而海陵古街又把一个个商铺景点串连到这条多彩的腰带上。沿海陵古街而建的耙头街、鱼市口、老剧场、轮船码头等古街道像一位世纪老人默默见证了海陵古街的昔日辉煌和历史变迁,留有益林人挥之不去的乡愁。
据益林镇志记载:热闹非凡的海陵西路和横向的南北小街形成古老的街道。东西走向的海陵街像耙子的柄子,南北走向的街道又像耙子的头一样,南端伸到海陵河,北端又和汪塘巷相连。从空中鸟瞰,就像农村使用的耙子一样,因而取名耙头街。
新中国成立前,安徽、山东、河北及本地大批客商来到此地交易猪、生姜、大糕、酱油等产品,有走旱路,有走水路,海陵河边,商船如云。当时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镇有千家店面,门泊万艘商船。”当年,大批外来客商汇聚耙头街,给老街注入巨大的商机和无穷的活力,除要提供庞大的商品交易,还要提供客商的吃、住、行,古街的兴旺可见一斑。
鱼市口位于海陵路与人民路交叉位置,地理位置处于益林老街的街中心,东西、南北街道在此交会,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水运交通给其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原来的供销社门市两层小楼就坐落在鱼市口的东北角,鱼市口西侧是有名的利民商店,也是大集体商铺,鱼市口周边整天是人流如织,摊点如云,蒸米糕、做烧饼、炸油条、配钥匙、修小秤、刻章等汇集于此,“小锤叮咚声,商贩叫卖声,行人嘈杂声,不绝于耳。小吃油香味,熏烧卤菜味,炒货香料味,吊人口味。”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每当我们走到鱼市口,就有“想看不想走,看到就想尝,回想就觉丑”的冲动。
鱼市口还是婚丧嫁娶、生日满月购物的集散地,乐队的集散地。婚丧红白两事都要到此购买喜庆和奔丧的物品,生日满月也要到此购买馒头大糕。这里又是老街中心有名乐队的集散地,每个乐队有七八个人,他们除了鼓乐器具齐全,还专门配备了统一的服装,请到哪支队伍,都是鼓乐齐鸣,前边挑(挑礼品担),后边敲(鼓乐齐鸣),整齐列队好热闹。每到逢年过节,都要举行踩街活动,必经之地就是鱼市口,踩街队伍每到商户门前,各家都要放鞭放炮,祈求生意兴隆,平安吉祥。
老剧场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是一批热爱戏剧的人士集资兴建的一座地方戏院,后毁于火灾。之后由部队驻军和当时公社地方共同出资,重新建起一座标准的戏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戏院在当时公社领导重视下又进行了重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延伸到八九十年代,老剧场就像一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演员,扮演着各种角色。当时和朋友进剧场看上一场电影,或看上一场淮剧大戏是年轻人向往的事情。当时社会上曾经流传着这样几句话,“剧场门前很热闹,每天争相看海报,戏曲电影天天有,赶快排队去买票”。而为老剧场兴起的一大批服务行业,如汇民旅社、熊家茶炉、钱大馄饨、东大饭店、同庆楼、海陵饭店等,为前来开会,看电影、看戏的群众提供周到的服务。
海陵河是益林古街的母亲河,两岸的货运码头也是星罗棋布。由东向西,东首有轧花厂货运码头,益林油脂厂货运码头,益林米厂、益林粮管所货运码头;中部有搬运站码头,轮船码头,蔬菜商店、水食商店码头,鱼市口码头;西端有耙头街码头,煤球厂码头,食品站码头。这里重点介绍的是轮船码头。
海陵古街的轮船码头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人们出门远行,必须提前到轮船码头买票,从益林上船向南分别经过东沟、小河口、朦胧、港口、高作、建湖、盐城。在建湖换船经兴化,至高港,换乘客轮至上海,一般需两天半时间,每天一班。坐船去江南虽然时间长一点,速度慢一点,但是可以慢慢欣赏沿河两岸的自然风光,了解沿岸的风土人情。每个坐船去过上海的人回来后,带的上海饼干、大白兔奶糖都要在亲友面前炫耀一番,说明他(她)已见过大世面,说者很开心,听者很羡慕。
海陵古街虽然不长,但是留下多处宝贵历史遗存,老街东首有曾经红极一时的益林米厂,生产的大米、挂面曾经畅销国内各大城市。益林粮管所也有近十座大型粮食国库,是阜宁西南片的粮食储备基地。华中银行曾经是新四军华中地区的货币发行之地。德华医院又是新四军三师所属的部队野战医院。汇民旅社、东大饭店、海陵饭店、三八饭店、同庆楼等一批饭店,名闻遐迩。国营蔬菜商店、水食商店,生产经营的酱油、肉食品也是益林居民的生活必需品。鱼市口西侧印刷厂曾经是新四军华中地区印制货币的工厂。染浆坊、缝纫厂、煤球厂、玻璃厂、食品站都是当年叫得响、数得上的县属社办企业,而卖大糕、酱油等的一批百年老店经久不衰,如今又焕发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