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连杰 通讯员 郑丽钦
细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兑付涉企资金、撬动金融信贷投放、赋能企业“智改数转”、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稳定经济增长的二十条政策意见》一个月以来,市财政局紧扣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聚焦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切实发挥财政职能,打出一系列精准施策“组合拳”,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减税降费送红利
政策惠企“减负担”,留抵退税添动力。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会同税务部门运用今年实施减税降费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将积极向上争取获得的中央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补助资金23.35亿元(其中市区15.03亿元),作为中央直达资金,直接用于企业留抵退税等工作,确保企业能够及时、足额获得退税款,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全面梳理编制服务清单,共梳理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35项,编印发放政策汇编600册;编制政策内容、支持对象、政策期限、服务处室和咨询电话等财政惠企政策服务清单,切实提高惠企政策知晓度。
利用主流报刊、户外广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向纳税人宣传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截至4月底,已填报专项附加扣除共计43.15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了7.43万人,增长20.8%,其中选择由扣缴义务人申报28.74万人,选择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14.41万人。
组织税收优惠落实情况专项工作回头看,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作为专项工作列入该局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对于未宣传到位、滥用税收优惠、应享受优惠而不予优惠以及政策执行错误的单位予以扣分惩戒。
真金白银纾企困
真金白银,纾困解难。4月初,市财政局相继出台《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等专项申报指南,帮助企业纾解实际困难,增强企业发展底气,一笔笔专项资金,如旱时甘霖,为企业保经营、稳发展带去“及时雨”,把疫情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完善市本级惠企专项资金全流程管理体系,将资金拨付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全力提高资金拨付效率。截至4月底,市本级预算下达2022年涉企专项资金3.1亿元,涉及科技创新、人才补助、开发园区建设等4个专项。市财政已兑付涉企类专项资金总额5.32亿元,惠及企业1088家。
全速保障惠企资金需求,足额保障覆盖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文化旅游业、金融业、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等13个领域的惠企专项资金支出,资金预算总额14.9亿元,确保6月底前涉企专项资金全部拨付到位。
加大资金监管力度,督促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加快支出进度,全市财政系统4月份起实行涉企专项资金拨付情况通报制度,4至5月份每半月督查一次,6月份每周督查一次,打通惠企政策落地生效“最后一公里”。
援企稳岗促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援企稳岗扩就业,帮扶市场主体渡难关,让就业“饭碗”端得稳。市财政局在全面落实好国家和省助企纾困若干政策的基础上,将各项实招硬招安排落实到位,着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减少损失、稳定预期,全力推动我市经济持续恢复、运行在合理区间。
全面落实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政策,积极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财政支撑。截至目前,我市共减免786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4052家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6627万元。
推动社保费缓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惠企政策尽快落地见效,认真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失业保险继续执行1%的费率,截至目前,全市共减收企业失业保险1亿元,惠及企业5.1万家。重抓援企稳岗,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其中2022年度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全市共发放稳岗返还补贴8907.98万元,惠及企业1.15万家。
实施财政金融联动,运用政策担保、风险补偿、产业基金等多种财政工具,充分发挥金融引导撬动作用,撬动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今年,设立规模3.5亿元的市普惠金融风险补偿基金,省、市联动支持我市1312户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45.38亿元;全市财政性担保机构已为1220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48.98亿元,目前在保2120户、余额118.69亿元;市“信保贷”为121户(次)企业发放信用贷款3.78亿元,目前授信585户(次)、余额18.1亿元。会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组织开展金融高地建设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积极支持企业上市挂牌。
市财政下达“智改数转”切块资金1500万元,对江苏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的智能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项目按一定比例予以补助,加快推动我市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