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县(市、区)
2022年05月07日

潘国胜: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

□张兆领 张栩

1988年7月,潘国胜从原大丰县小海中学毕业。正值国内全民经商潮大背景,他没有选择复读高考,而是来到原大丰县沈灶镇五金门市工作,为他的人生攒下第一桶金。2000年6月,潘国胜怀揣多年积攒,来到上海市青浦区从事粮食贸易经营,这一干就是十多年,为他的创富人生攒下第二桶金。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新型农民”;2013年,国家“三农政策”的惠农和强农力度加大,“家庭农场”成为中央一号文件主题词,上海出现了试验家庭农场。当年3月,胸有抱负的潘国胜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机遇,返乡创业,一晃9年多。

9年多来,潘国胜致力于发展高效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他在盐都区流转了200亩土地,创建“盐都区国胜家庭农场”,种植葡萄和草莓。

刚开始,潘国胜好多东西不懂。从2013年3月创办家庭农场开始,他每年都要外出考察学习:到浙江、安徽学习草莓栽培技术,到江阴、上海学习葡萄栽培技术,到江苏省农科院、北京农林科学院拜名师……一路走来,他勤奋努力,先后得到了省草莓协会会长赵密珍和国家草莓协会会长张运涛的指导。经过优选项目,合理规划,科学管理,他将200亩地全部搭建成双层钢架大棚,搞设施果蔬栽培。他聘请了两名懂理论、会实践的葡萄和草莓专业技术人员,又招聘了两名大学生探索电商经营。走出去、请进来,拜名师、网上钻研……终于,潘国胜从一个不懂种地的门外汉成为种植设施草莓和葡萄的行家里手。他率先发展高架无土栽培草莓,发展智能温室限根栽培葡萄先进技术,智能温室火龙果栽培,均填补了苏北地区高效设施农业的空白。

针对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规模小、技术滞后、销售困难、产业化水平低”问题,潘国胜发起成立“盐城市葡萄种植联盟”,统一管理、统一生产、集中销售,将葡萄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合理衔接,创造了亩净效益万元以上的业绩,也助推了“鲜之都·盐都”公共品牌的发展。他从省农科院和北京农林科学院引进10多个优质草莓品种,加大繁殖,吸引带动种植户广泛种植产量高、品质高的草莓,助推了盐都区草莓种植行业的发展,示范带动100多人创业就业。每年农业技术培训学员来此进行考察学习达上万人次。

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潘国胜不忘创业初心,每年都对农场所在村的困难群众提供帮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国胜家庭农场被上级主管部门评为“食品安全诚信企业”,草莓连续三年获江苏省金奖,在省草莓节等大型活动中大放异彩。潘国胜被盐都区表彰为新型职业农民。

抗疫一线显担当 董帅:在希望田野上谱写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