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健康
2024年03月20日

市三院跨越29年的医患信任

学科发展保障两次生命相托

手术现场

患者(右)恢复良好

29年前医生手写的手术记录(左图)和如今的手术记录(市三院供图)

□郑翔 顾言

1994年,29岁的杨玉干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并接受当时心胸外科领域最顶尖,也是难度极高的手术之一:二尖瓣交界分离术。

2024年,29年后,58岁的杨玉干因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又一次来到了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伴有肺动脉高压的三尖瓣成形术、心房血栓清除术、左心耳切除术。

患者与医生之间建立的信任,成就了这段跨越29年的生命托付,也见证了医疗条件、医学技术的发展。

泛黄的病历,褪色的笔迹,翻开杨玉干首次治疗的手写病案,29年前的医疗场景,如画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

在那个医疗技术尚不成熟的年代里,体外循环、骨锯等手术能力平台还没出现,停跳液也是新事物,更别提胸骨正中开胸手术了,开刀好不好全靠“纯手工”,手术的背后,就是一场医生与死神的博弈。“一动就累,自己洗漱都会喘不过气,连毛巾都拧不动,在家里什么事都做不了,全靠家人照顾。”杨玉干回忆起那些年的情况,说自己的心脏如同一扇阀门关不紧,无法确保心脏正常的血液循环,必须进行心脏手术“修补”。

“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我们为患者做了‘二尖瓣交界分离术’,让心脏的‘阀门’能正常开关,如今看来,只是一个小手术,基本不太运用了。可在当时,算是心胸外科领域的顶尖手术之一,对医者的技术要求很高,在盐城只有三院能做!”1994年,现任市三院副院长、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张亚军参加工作不久,是当时手术团队的一员。

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接下来的20多年,杨玉干告别了气喘,而且还能干体力活。但近段时间,她又开始觉得力不从心,时常感到胸痛、胸闷、全身无力,经验告诉她,心脏又出问题了。杨玉干在第一时间想到前来盐城市三院就诊。“对于当年那场手术,我一直感激至今,29年来能拥有那么好的生活质量,全要归功于专家的妙手仁术。”这一次,她相信新一代的三院心胸外科人依旧能够给她最优的医疗救治。

当这位特殊患者出现在张亚军面前,过去的记忆又一次浮现,他知道,这份重任已经来到了他的肩上。与29年前不同的是,如今的平台更加坚实、设备更加先进、技术更加成熟。

通过详尽的评估,张亚军和家属进行了一次长谈,决定行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伴有肺动脉高压的三尖瓣成形术、心房血栓清除术、左心耳切除术。术中,团队克服因二次开胸手术组织粘连,分离粘连组织时容易误伤心脏、血管、神经而危及生命等风险,在体外循环、麻醉、超声影像等多学科的倾力配合下,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成功完成手术。术后经过ICU及病区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康复出院。

“这次手术非常复杂,但团队在手术过程中完全可以做到自如流畅,这是学科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你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29年的就医经历,沉淀了医患之间充分的信任与深厚的感情。患者的信任与托付,给了医务人员最大的鼓舞与动力。”张亚军表示,市三院心胸外科将始终秉承“传承、发展、创新”的精神,紧跟医院发展大局,立足群众的健康需求和自身发展实际,为盐城及周边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没有上一篇了... ... “春捂”到底捂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