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版
2023年04月18日

行走在唯美主义的半径里

——曹友琥草书《六美美文》赏析

曹友琥 草书《六美美文》

□胡正良

阳春三月,正是美轮美奂的时节。我在欣赏美景之时,看到了曹友琥先生的草书作品《六美美文》。情感的震撼和视觉的冲击之余,我感到这幅作品的匠心独运之处在于:以唯美主义为半径,画出了对接名篇的文本之美、展现大家的形体之美、互补递进的表现之美和荟萃崇高的中和之美——这一串硕大而醒目的同心圆。在当代书家的创作领域,呈现弘扬传统、展现个性的探索特征;在当代美学的实践视野,展露敢于创新、不拘一格的开拓精神。

碧山人来。就对接名篇的文本之美而言,这一创造性实验的实质在于,以个体的光子融入母体的光辉,并实现内涵上的一致和外延上的升华,有利于审美思想的高度凝聚。柏拉图说:“美是对美的理念的分有。”曹友琥先生的这幅《六美美文》文本,主体是接续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1990年所提出的十六字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主要意思是:一方面,放眼世界形势,瞻望人类学的前途,进一步阐释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今时思想,希望人们既要守望和欣赏自己创造的美,又要兼顾和汲取别人创造的美,只有把各种美融汇起来,才能缔造美好的大同世界;另一方面,回应世界文化思潮,进一步强调实现“文化自觉”的历程,人们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客观辩证地看待其他文化的价值,只有把各种文化的闪光点平等地汇聚起来,才能形成美好的大同世界。后来,费老的这几句名言被广泛引入国与国关系和谐相处的准则之中,产生了较大而深远的影响。曹友琥先生在这一经典名言前后分别加上“六美美文”和“美文真美”八个字,其实是很有深意的。首先,他在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变化中,亮明一个书家的自觉意识;其次,他站在新时代文化复兴的经度,表明一个书家的使命担当;再者,他站在丰富名言警句当代内涵的纬度,阐明一个书家的历史责任。这样的理念传承和分享,不仅突出了费老的思想精髓,又延伸了费老思想的现实韵脚,给人以“文本之美,美不胜收”的阅读感受。在这一感受面前,好像有了些“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诗)的情景。

御风蓬叶。就展示大家的形体之美而论,这一独到性实践的本质在于,以个性的独奏点燃共性的和鸣,并达到风格上的多样和风采上的多姿,有益于审美意境的集中渲染。克罗齐说:“美是直觉的成功。”曹友琥先生的这幅《六美美文》作品,给人最直觉的创意是:把十个“美”字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分别与中国历史上十位大家所写的草书“美”字进行对应,以个体“美”之独舞、群体“美”之共舞的形式,把其美的情境鲜活地跳跃出来。在这里,曹友琥先生以晋王羲之的“美”字为起始,唐孙过庭的“美”字为接续,表明他崇尚王的魏晋风骨、孙的唐法律度,从而定下整幅作品飘逸潇洒、雄浑豪迈的艺术主基调;随后,唐张旭和怀素的“美”字豪放而来、腾空而至,给人一种既师法前贤又超凡脱俗之美感;再随后,宋代黄庭坚和文天祥,明代宋克、祝允明和王铎,清代康熙皇帝的六个“美”字依次粉墨登场,此时的“美”字,已随着时光的流逝、朝代的变迁,开始承载起认知的变化、人世的沧桑和社会的希冀,“美”作为一种理想状态,已从古典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曹友琥先生这一属于中国古典形式美学范畴的布局,其高明之处在于三个方面:其一,从史学层面,把十位大家的美之期待、美之气度、美之内涵,同台亮相,让后人穿越史河后,直接窥见其思想观念的核心要义;其二,从文学层面,把十位大家的美之风韵、美之神采、美之向往,同框播撒,使欣赏者凝望诗文时,瞬间捕捉其绵绵律动的华美华彩;其三,从书学层面,把十位大家的美之笔法、美之笔势、美之笔意,同步演绎,为学习者品味技法流变时,霎时感悟其崇法尚意的非凡建树。这些创意和布局,最终构成了视觉的成功冲击。在这一冲击面前,似乎多了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阮阅诗)的情境。

作者简介

胡正良,男,江苏徐州人,1969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书法美术评论家,康德哲学研究学者,研究员,现居江苏南京。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没有上一篇了... ... 草书《六美美文》审美之根系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