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佳作
2023年02月11日
  • 春天来了

    本报小记者 陆思羽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和小伙伴一起去找春天!

    看,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我们喜欢春天!”

    公园里的小草发芽了,它们从地里探出头来 ...

  • 独一无二的“动物园”

    本报小记者 陈凌睿

    曾经有一位德国哲学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对于我的家庭而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的奶奶像一只勤劳的蜜蜂。每天五点就起床给我们烧早饭,晚上打扫完卫生最后一个上床睡觉 ...

  • 打碗记

    本报小记者 许恩喆

    正月初八晚上,我和爸爸到市文化艺术中心观看淮剧。在盐城晚报老师的讲解下,我了解到淮剧又名江淮戏,发源于里下河一带。

    我对现代戏《打碗记》的印象最为深刻。该剧以一只碗为主线,讲述了大儿媳 ...

  • 开开心心闹元宵

    本报小记者 徐嘉怿

    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

    2月1日一早,盐城晚报的叔叔阿姨们再次把我们这些小记 ...

  • 有意义的活动

    本报小记者 周玥君

    今天,我们到盐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观看演出。主演是我市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得主陈澄和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得主、江苏省淮剧团团长陈明矿。看 ...

  • 有意义的元宵节

    本报小记者 顾炎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句,描写的是元宵节热闹的场景。为了体会诗句中这热闹的意境,我参加了盐城晚报组织的元宵节特别活动,以此来更加深刻地了 ...

  • 聆听淮剧 传承非遗

    本报小记者 仇禹童

    夜幕下的聚龙湖,湖水清澈,塔影倒映,微风徐徐,令人沉醉流连。湖畔的大剧院披着喜庆的节日盛装,迎来了来自盐渎实验学校的盐城晚报小记者、小戏迷以及陪伴他们的家长们。

    演出前,我们来到后台, ...

上一版 下一版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