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金
在这里,青山与碧水相连,绿色地图诠释出美丽中国;在这里,村落与古刹交辉,文化遗产演绎着厚重历史;在这里,休闲与发展并荣,美好生活描绘幸福图景。这里便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安吉余村。
癸卯年仲夏时节,我们赴余村考察学习,零距离感受她的美丽嬗变,沉浸式领略她的发展脉搏。
大巴车一进入安吉境内,直扑眼帘的便是“两山”理念的标语,连每一个过山隧道的入口上方,都悬挂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争当“两山”理念样板区示范区的标语牌。道路两边青山环抱,绿水萦绕,树木葱茏,让人不禁想起“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古诗句。
转入村口,大巴车到了余村停车场,这里已停了十几辆大巴车和几十辆轿车,来参观学习旅游观光的人络绎不绝。早已联系好的村委会负责人引着我们边参观边述说余村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村凭着优质的矿石资源成为安吉的首富村,但也付出了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2003年,村“两委”一班人痛定思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主动关停矿山和水泥厂,转型发展休闲旅游,开办农家乐,组建全县首批旅游景区,被列为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示范点。
经过近二十年努力,余村依托资源优势,生态经济方兴未艾,成为国家级4A景区、全国文明村,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在宽阔整洁的村道上,远处依山而建的农家院、别墅洋房与茂林修竹相映成趣,尤其是路边的一汪荷塘,田田荷叶青翠欲滴,朵朵荷花竞相开放,为余村人生活增添了景趣、情趣和意趣。
云绕莲峰千岩竞秀,泉旁竹海百涧争流。在千年古刹隆庆禅院门前,飞檐翘角的银杏亭,古朴的感恩厅,溪水潺潺的绕村河,尽显余村的神奇而深远。那“院有花香、室有书香、人有酿香、户有溢香”的圆形展板,折射余村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质。
余村人的经营理念别具一格,他们在化工厂遗址上建成全国零碳图书馆,在废弃矿坑上建设露营基地,把空旷的大草坪建成音乐人放歌起舞的大舞台,传统烧烤店与现代猫窝咖啡屋、土特产与直播带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派和谐相处、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依山而居的民宿,掩映在竹海绿树之中,风景宜人,装修一流,里面设施齐全,环境清幽。游客们或用餐,或品茗,或休闲聊天,或凝思阅读,让人不仅有宾至如归之感,更犹如置身在山水画中!
在现代时尚的党群服务中心前,展板上,墙面上,“支部带村、民主管村、生态美村、发展强村、依法治村、平安护村、道德润村、清廉正村”的经验让人耳目一新,颇受启迪。
在返程的路上,有20多年村书记经历的老吴无限感慨:“余村就是中国乡村建设的示范,她为我们树立很好的榜样,引领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