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祥
逛街碰到一卖酱货的。
路边,停着一辆天蓝色三轮电瓶车,座椅后横放一木盒,上面摆满一拃高、上下一样大的圆白塑料瓶,瓶里装满酱货,有十来种之多。白色瓶盖上,用记号笔写着品名和价格。酱生姜、豆豉、辣椒酱、乳黄瓜、宝塔菜、土酱、三腊菜、萝卜头、甜酱瓜、香心菜、什锦菜,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瓶身贴着印有“赵记酱货”和手机号码的标签。车里,酱货还剩一角。
明摆着,这是一个自产自销的主。
老板是个平头大叔,既不使劲吆喝,又没电喇叭吼,就立在车旁,看行人匆匆来去。有点儿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味道,有些另类。
就像农家土灶一样,烧出的菜肴,虽不比星级酒店,但有其独特的味道。眼前这酱菜,酱味喷香,色泽浓郁,看相,就勾人食欲,价格也比超市便宜一大截。
老板旋开一瓶供人免费试吃的酱菜,用牙签挑一根,让我尝一口。哇,正宗。
我毫不犹豫,挑了十元一瓶豆豉,十三元一瓶酱瓜子。都是我最爱。
老板说:“你吃过我的酱菜,保证喜欢。我这手艺祖传的,九成都是回头客。”
我将信将疑,呵呵,吃苦上当一回头,不就二十三块钱嘛,无所谓。
我拎起就走。老板叮嘱我,需要什么就打电话,一瓶也送,他图的是信誉。
我嘴上好好好,心里却嘀咕,这老板嘴还蛮甜的噢。
晚上,酱瓜子开封。一尝,鲜,脆。一百个满意。另一瓶豆豉,暂时放在厨房灶台一角。计划等这瓶消灭了,再享用它。
隔一段时间,不知是靠锅灶上热的缘故,还是没放冰箱冷藏,豆豉上面起了一层白沫,拧开瓶盖闻闻,有股淡淡的酸味。
老伴要直接扔了,我说别急,让我问问。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豆豉瓶上的电话,目的只一个,确认一下能否继续吃。
赵老板听了我的细述,连说三遍:不要吃。然后,问我家住哪里,并答应晚上来我家,免费换一瓶。
不会吧。我真怀疑自己的耳朵。世上还有这么诚信的小本生意人,光跑腿费也值大几十元呀。
当晚,赵老板的电话没有等到。我想,人家肯定变相搪塞而已,不能当真。
第二天傍晚,电话意外响了。赵老板先打招呼,昨晚因生意忙迟了,没敢打扰。并问我现在人在哪,他马上就送到。
一下,我有了当“上帝”的感觉。激动地立即从外面连奔带跑回家,赵记的车已停在我家大门口,老板二话不说,爽快帮我换了一瓶新豆豉。并承诺,一年保质期内包换。我立马掏出十元钱要付这瓶豆豉钱,赵老板怎么也不肯收。
其实,我十分清楚,换一个人,或许能说出若干不换的理由和借口。倘若遇到卖拐的无良小贩,不坑你就万幸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豆豉有价,诚信无价。
而当我询问得知,赵老板是从近十公里外的乡下来时,顿感万分感激十分内疚。忙说,麻烦麻烦,谢谢谢谢!
赵老板一脸风轻云淡:没事,生意人做的是信誉。
轻轻丢下这一句话,风风火火走了。
小信成则大信立。我暗暗决定,这种酱货,从今以后吃定了。我还要高调向亲朋好友宣传。
不为别的,就朝这一瓶豆豉的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