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周刊
2023年05月08日

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三重逻辑

蔡爱军

盐城把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实现省委赋予盐城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的“破题之钥”,坚定竞逐绿色低碳发展崭新赛道,背后蕴涵丰富而严密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认识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三重逻辑,对正确理解和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理论逻辑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开拓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实践。

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还举例,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了,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的劳动实践必须按照自然规则,尊重自然规律。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正是以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基础,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按照客观规律寻求发展的理论创新。

汲取中华文明优秀生态文化。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自然观,蕴含参天地赞化育的生生意识、“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孟子强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充分展现了“尽心—知性—知天”的认知理路,将人心与天命紧密联系。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并遵循共同法则,因而能够构成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北宋张载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以及“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强调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内在统一性。这些朴素的生态思想观点,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充分汲取了中华文明优秀生态文化学说,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基因。

历史逻辑

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深厚历史逻辑,是在回顾人类文明兴衰演替历史、充分吸取古今中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根植古今中外文明兴衰的历史进程。纵观人类历史长河,许多重大的文明无不兴盛于土地肥沃、水草丰沛、生态良好的地区。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以及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无不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的地区。但古巴比伦、古埃及这些国家缺乏生态意识,过度向自然索取,导致生态环境衰退、土地沙漠化、文明衰弱。同样,在我国历史上一些地区也曾出现过惨痛教训。据史料记载,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也曾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沙漠扩展毁坏了敦煌古城,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楼兰古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些历史教训,充分验证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真理。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正是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的创新举措。

借鉴国外工业文明初期的惨痛教训。工业文明初期,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英国在工业化初期,由于人们没有节能减排、污水治理意识,将工业生产污水肆意排放到河里,导致泰晤士河污染严重。另外,工业废气的排放,导致伦敦相继爆发多起烟雾事件,造成数万人死亡。飘荡在日本九州上空、被日本人认为是工业文明象征的有毒烟雾,让日本花费8000亿日元及20年时间。惨痛的历史教训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人类必须要推动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是吸取西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遭受的惨痛教训,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探索。

实践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央和省委工作要求,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落实中央和省委工作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江苏,赋予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光荣使命,为江苏擘画“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宏伟蓝图。三大光荣使命为盐城建设“强富美高”新盐城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省委也认为盐城有战略机遇、有发展空间、有生态禀赋、有产业基础、有后发优势,赋予盐城“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追求,提出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要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工作要求的生动实践。

延续绿色发展路径。盐城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绿色生态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盐城更加坚定地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盐城最大的生态禀赋,也是最大的后发优势。市第八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提出“绿色转型作典范”。在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上,进一步明确要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重点建设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宜居之城。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是对盐城绿色发展路径的延续和创新。

实现换道超越。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只有转换思路,转换赛道才能实现超越。绿色是盐城最靓丽的底色,也是最大的财富。盐城手握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金字招牌,新能源产业强势发展,为实现换道超越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就是要充分利用盐城丰厚的绿色生态资源,以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宜居之城为抓手,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制造强市、能源强市,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把生态高颜值变成经济高价值,把生态福祉变成民生福祉,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换道超越。

(作者为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没有上一篇了... ... 机构编制也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