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晚报

06

与易安居士的对话 2025年07月05日 盐城晚报 06版 佳作

本报小记者 张榴苏

昨夜雨疏风骤,今晨满地残红映着新绿,我独自漫步在静谧的庭院中,恍惚耳边传来一阵轻柔的女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我一转身,一片碧绿的荷花池跃入眼帘,一叶轻舟荡漾其中,船头倚靠着一位身着淡粉色长裙的古韵少女。我愣了愣,兴奋地欢呼:“是易安居士!可否一叙?”你睁开惺忪的双眼,微笑着点点头。我激动地跃上船头,和你并肩而坐,问:“你是如何在男权当道的封建社会做到名震汴京的?”你目光灼灼,流露着满满的自豪和不羁:“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诗词乃是我16岁一时兴起之作。自小,我便才情出众胜男儿,父母对我更是疼爱有加,每日悉心教导,名满京城那是迟早的事!”

再一转身,到处烽火硝烟,流民遍野。乌江边,一辆马车中走下一位头发凌乱却衣着华丽的憔悴妇人,眉目间浸满忧愁。我问:“为何如此忧愁?”你擦干泪,转身吟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大宋男儿血性何在?只恨自己是女儿身,不能上阵杀敌!”那坚定的声音可以穿过天际,却唤不回往日的诗情画意。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简陋的茅草屋内,一位白发苍苍、腰背佝偻的老妇人坐在屋内。你叹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我的前半生看尽繁华,后半生阅尽沧桑。家仇尚未报,我何能瞑目!”我柔声安慰:“易安居士,你可知,千年后,众多后人会从你的诗中汲取力量,迎接人生风雨。”你怅然一笑:“若我的诗能给后人一些警醒,也不枉我颠沛流离的一生。”

春风稍歇,乍暖还寒时候,最是恼人。我踱步回到屋内,易安居士的身影渐渐逝去,只留下裹挟着残花的尘土余香。看着桌上那本李清照诗集,我多想让九万里风鹏掠过千年,吹散她眉间心上那缕沉香。

市鹿鸣路初级中学初二(5)班

指导老师:王杜鹃

没有上一篇了... ... 我家的小花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