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登瀛
2024年09月19日

村里的老张

□肖兵

我的老家在苏北里下河平原上一个宁静的小村庄。村里有一名退伍老战士,大家都叫他老张。老张名叫张兆瑞,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我的记忆里,他眼神深邃,神情平和。他的故事如同穿过村庄的那条蜿蜒小河,默默地在村民的心田流淌。

听村里人讲,老张当过兵打过仗。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褶皱,但没有抹去他眼中那种军人特有的坚毅和果断。

1950年秋天,老张因为要照顾生病的母亲,从部队退伍后选择回老家。他跟人学起了木匠手艺。经过数年磨砺,他手中的斧头和刨子像是有魔法,能把粗糙的木料变成精致的家具、实用的农具和孩子们喜爱的玩具。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老张的家里就传出敲敲打打的声音。那是他与木头对话的特有旋律,如同晨曲唤醒了沉睡的村庄。老张做出来的物件,每一样都是他用心雕琢的艺术品。他常常会在木头上雕刻一些图案,或是花朵,或是动物,或是寓意吉祥的文字。他制作的犁耙、镰刀等农具坚固耐用,是村民耕作的好帮手。

老张热心肠,村里人都知道。他经常帮村民修理破损的桌椅门窗。谁家遇上难事、急事,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1981年夏季的一天,我和村里几个小伙伴玩耍,突然邻居家的小孩一脚踩空,从高处跌落,鲜血流满了小腿。老张碰巧路过,见状,赶紧背起孩子就往村卫生所跑。事后,孩子父母连声道谢,大家也都夸赞他。老张笑着说:“乡里乡亲,互相帮助那是应该的。”

1982年,7岁的我在村里上小学。那时学校条件不怎么好,教室没几间,还很简陋,每隔两三年就要修缮。那一年,村集体资金紧张,新学期快开学了,学校还没有要修缮的消息。老张知晓情况后毫不犹豫带头捐款,参与校舍维修,且不要工钱。他对村委会的人说:“教育是村子的未来,我们奋斗就是为了孩子!”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几天工夫,我们就有了修葺一新、干净明亮的教室。

老张还是村里的“故事大王”。尤其到了三伏天,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喜欢在巷子里纳凉,围着老张听故事。他不仅讲他参军的经历,还讲我们村子的历史。

我们最喜欢听的还是他讲述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他参加过解放战争。在1949年渡江战役的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阵地被包围,弹药即将耗尽。他和战友们都没有放弃,顽强抵抗。在生死关头,他们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冒着枪林弹雨,成功向大部队发出增援信号,最终化解了危机。在那次战斗中,他的腿受了伤。他说:“只要能守住阵地,这点伤不算什么。”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也更加懂得和平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

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的国庆节,学校组织开展爱国演讲比赛,老张受邀担任嘉宾。他认真地倾听每一个孩子的演讲,脸上始终挂着欣慰的笑容。演讲结束,他对我们说:“你们就是祖国的未来。没有国就没有家。爱国不仅是口号,还要有实际行动。希望你们记住,和平是很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多作贡献。”

一直到晚年,老张都没有闲着。他在自家院子里开设木工课堂,免费教授年轻人木工手艺。我去过那个院子,里面摆满了各种木工工具,还有他制作的教学模型。

老张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是战争的亲历者,更是和平的守护者。每一个听到他故事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爱国情怀。他让家乡那个小村庄在我的记忆中有了更多温度,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会荡秋千的猫 “三不猴”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