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济宇
最近经常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些博主关于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百年孤独》的一些解说,之前一直没有接触过这本书。带着好奇,我花了点时间阅读了这部书的部分章节。作者运用一种独特的写作手法描写了南美一个叫布恩迪亚的家族和马贡多地区的衰亡史,从侧面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文字是时代精神的写照。与其说是一个家族百年兴衰透露出来的那份孤独,不如说是一种历史现实存在,当然期间不乏向往、执着和抗争。小到一个家族,大到一个民族,与浩瀚的星河宇宙相比、与奔腾的历史洪流相比,都是那么微不足道。更何况一个家庭、一个人。人类能做的,就是要学会寻找灵魂的安身之所。
孤独像一把双刃剑,有人会拿它当消极、沉沦的借口,把自己封闭起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结局也不言而喻。但也有人将孤独视为宝贝,他们将孤独视为提升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正是因为人类有了孤独之下的时间和空间,才让我们有了更多关于人生、未来、价值等话题的思考,才会努力地走出去寻找新的世界。
阅读是为了找到灵魂的归处。对于书名中的“孤独”二字,我想自己可能有较深的体悟,仿佛我已和孤独共处多年。从2014年秋天就读高中开始,我便习惯和孤独打交道。从一开始的抗拒孤独和不适应,一个人时常感到无所适从,到现在在单位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午休、一个人写文章,孤独如影随行,贯穿我生活的每一天。我把它理解为我的独立精神,我需要有这样的精神世界。思路决定出路,从这个意思上讲,我们都要学会习惯孤独,需要有那么一点孤独精神。
在阅览这本书的最后几个章节时,与其说让读者感受到的是一个家族的宿命——那份透着悲情无助的孤独感和对生命消逝的无奈感,从书本中涌现出来——不如说,是作者想告诉人们如何应对种种外来的精神文化。这本曾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体现的是孤独深处的灵魂洗礼。人生少不了孤独,当我合上这本书,闭上眼后,想到自己曾经体验到的孤独和现在享受的孤独,才明白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真谛:生活少不了孤独。当孤独成为一种习惯,人生或许会更完美。东晋诗人陶渊明可能也是孤独的,而他这种孤独不同于前人的孤独,他的孤独中更倾向于一种自觉和自愿的接受。正因如此,他不畏惧袒露自己“守拙归园田”的笨拙和不善营生,反而可以在固守本真的同时与自然产生共鸣,超越个体的孤独。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回味着这句感触颇深的话,细细品读“孤独”这个词,孤独远没有那么可怕。人生何处不孤独?当别人周末可以和三五好友外出游玩,而你没有,此时你是孤独的;当一个交往很久的好友,突然毫无征兆地和你分手,此刻你是孤独的;当你手机没电自动关机,你以为会有人打电话给你,但是开机后,才发现没有人找你,此刻你也是孤独的。孤独贯穿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由此可见,孤独给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孤独是通往自由的必经之路。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孤独一直都在我们身边。遇见孤独而绝不沉沦,学会独处而绝不固步自封。我想,当我们直面孤独时,内心不必惧怕,静下心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学会在孤独与独处中思考,寻找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