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登瀛
2024年01月31日

晒出来的年味

□苏鸣

进入腊月,步出家门,随处可见晒着的香肠、腊肉、咸鱼,特别是那红红的香肠像鞭炮、像对联,透着浓浓的年味,是那么的鲜美,那么的独特。

看到这些,我在心里感叹着,现在的人啊,真是富足。

想想小时候,农村人可晒的东西实在不多。除了屋檐下的红辣椒、大蒜坨,可晒的只有过年要用的粮食。过年做馒头的麦粉,做发糕的玉米粉,加工前,要把小麦、玉米淘洗干净,摊到屋外席子上晒干,然后再推到粮食加工点粉碎,加工成八五面、玉米面。晒在门前席子上的金黄的小麦粒、白玉似的玉米粒,那才是我的至爱,看到它,就像闻到了香喷喷的白馒头,吃到了又糯又甜的发糕。

每年腊月十八以后,农家人可晒的,还有旧家具、衣物、拆洗的被褥。要得发,扫十八。扫尘不会错过十八、十九。扫尘时,大人头戴斗篷,身披围裙,在长长的竹竿上绑上扫把,扫着屋顶柴笆下一年积存下的灰。孩子忙着抱衣被、搬桌凳,把屋里能搬的都搬到外面,搬不了的,就找张席子遮盖着。一时间,屋外地上乱七八糟地摆满了破旧的桌凳、衣被、坛坛罐罐。我们用手推车将落满灰尘的碗橱、笼头推到塘边,洗涮干净,再推回家,在场上晾晒着。门前的晒衣绳上,挂着母亲拆洗后的被里被面,被面是花花绿绿的,印着大花,被里清一色是白洋布,几年盖过来,有的泛黄了。被里被面被胎,在太阳下晒大半天,有了阳光的味道,晚上盖在身上比往日温暖多了。

如今的腊月里,家家可晒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腊月里的晒物成了城乡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抬头望望家家的阳台,晒制的有香肠、有腊肉、有咸鱼……那种富有,藏也藏不住,过往行人,仰头看到晒制的美物,也感受到了幸福和浓郁的年味。我家的阳台上也挂满了香肠。阳光下,那一串串香肠,微微泛出油光,散发着浓郁的香气,透出诱人的色彩,让人垂涎欲滴。看着这些香肠,我心中充满了对年的期盼和女儿们的思念。香肠晒好后,妻子将其收回,分成几份,用保鲜袋装好。她边装边说:“这几袋是肋排肉灌的,给女儿。这几袋是五花肉灌的,亲戚喜欢,还有这几袋……”让我一一贴上标签。二十多斤的香肠,分到最后,我们自己留下的,总是最少的那份。

除了小区里有食物的香气,街道上还有墨香、花香。卖春联的,卖灯笼的,晒出的春联、灯笼,把整条街都映红了。卖花的,红艳艳的银柳、梅花,香喷喷的郁金香、栀子花,映红了店铺,沉醉了顾客。报纸上、文友群中晒收获的、晒幸福的也是目不暇接。

年近了,各式各样的晒,晒出了浓浓的年味,晒出了现代人的幸福生活。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贴满乡村的春联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