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小记者 刘文钦
在原本寂静的花样年华园区内,传来孩子的欢笑声,在大雾的朦胧中回荡,原来学生们在进行劳动主题的活动。
我们先在大门口拍了张合影,然后就到柴火灶烧饭。刚到那,我们各自找活干。我抢到了一个烧火的工作,经过家长的指点,我先选几根粗细适中的木材,在上面挤上酒精放入灶内,再将其引燃,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当别人早已点火起锅时,我这儿却是一点儿火星子也看不着。当我以为失败时,木材堆中蹿起一缕火,但一露头,就与周围的木材发生连锁反应,这团火的燃烧,也代表我的心也燃了起来,我守在“岗位”上许久。菜上桌,人都到齐了,我也就入座了。看着眼前的菜品,我知道这有我的一部分贡献,也是我的劳动成果,我为之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吃起来心里无比踏实。
之后我们去了大会堂,在这里,留下了我们的笑声与汗水;在这里,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在这里,我们快乐地玩了起来。
不知多年后再来这儿,我会不会想起曾经的欢笑与足迹。
市第一小学六(5)班
指导老师:还艳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