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
2024年01月19日

好成绩也可以“吃”出来

盐城市家长学校总校一月课堂开讲

盐城晚报讯 如何培养孩子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如何打破固有的经验和思维模式,走出传统的教育方式,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科学的、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就大多数家长关心的话题,1月15日,盐城市家长学校总校一月课堂开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姚继军以“减负增效背景下家庭教育策略的调适”为主题,做了一次专题辅导。讲座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方式进行,家长在线观看105.59万人次,点赞量25.6万次。

本次讲座聚焦“双减”背景下的家庭教育策略调适,从各个层面上为“双减”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提出思路和发展路径,以丰富新时代下家庭教育的精神内涵。在主题讲座环节,姚继军从循证研究的角度对“双减”政策进行了解读,利用多个教育实验数据直观清晰地呈现出了“双减”到底该减什么,应该怎么去减,为学生的减负学习之路提供了方向。姚继军围绕“减负增效背景下家庭教育策略的调适”这一主题,用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家长们解读如何有效推进“双减”,五育并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那么,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呢?姚继军建议家长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学生成绩影响显著,每天运动一小时,比不运动的学生均分要高很多。而分位数回归的结果则表明,体育运动对学困生的成绩提高尤其显著,其效果要好于学优生。

此外,吃早餐对学习成绩的贡献远大于辅导班。姚继军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没有每天都吃早餐,在调查的每天都吃早餐学生中,初中生的比例要比小学生低,特别是女生。“里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学习压力重早晨起不来,导致来不及吃早饭;另一个则是有些女生爱美,节食减肥。”姚继军说,通过调查分析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控制了干扰变量的影响后,每天坚持吃早餐的学生比不能坚持的,学习成绩明显要更高。姚继军进一步评估了吃早餐和上辅导班对学习成绩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吃早餐对学习成绩差异的贡献率,比上辅导班要高将近两倍。那么,如何科学地吃早餐?“如果早餐就着馒头喝稀饭吃点小菜,那么碳水化合物含量就太高了,餐后血糖会升得很高。”姚继军说,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尤其是理科类的学习,比如说物理、数学等等。合理的早餐应该是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比如说吃一两片粗粮面包,既能补充碳水化合物,又能补充粗纤维,与此同时,还需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肉蛋奶)和维生素(果蔬)。传统食品如饺子、馄饨之类,荤素搭配,营养结构合理,烹调简单,很适合做学生早餐。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能够为孩子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并影响他们的价值观、情绪管理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姚继军认为,高效的学习陪伴,不是看管,而是激发,要努力地让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同时,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高度重视一些“小事儿”: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让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允许孩子“胡思乱想”等。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要会爱,爱要得法,爱要讲科学、爱要有智慧。当天的讲座,姚继军针对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指导、教师育人方式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或问题,用丰富的实证数据和身边典型案例证明,经验并不是科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作为教育者都要突破经验,改进固有的育人模式,家长、教师都要与孩子一起成长,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真正为当下孩子的生命健康成长赋能助力。姚继军的讲座既高屋建瓴,体现他的学术性和研究性,又实实在在,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他小到一顿早餐的安排,睡眠时间的多少对孩子的学习力、思辨力、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呵护孩子全面成长的科学途径和方法,给家长们带来了极大的启发。

人物链接:姚继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政策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发展与评价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评价、优质学校建设与教育资源配置、高效教学与学习等。在中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参著参编专著二部。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研究。有多项学术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奖项。 记者 唐承兵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大东北,盐城“小丹顶鹤”来啦! 朱紫萱拾金不昧心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