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晚报讯 1月11日,寒风凛冽,而在射阳县海涂公司生态芦苇基地看到理柴场上一片繁忙的景象。来自滨海县蔡桥的于广达、张素红夫妇在割捆芦草,他们利用农闲来此打工,每个月能挣到6000元左右。
射阳县海涂公司生态芦苇基地,拥有3.6万多亩芦苇地。据当地负责人刘向荣介绍:整个柴草分为陈品柴、脚柴、毛柴三个等级。主要销往山东做苇板。少量销往热电厂作燃料、纸厂打纸浆、制造工艺品。预计今年产量5000吨左右,每吨创收1000元左右。在这里工作的季节工人有70多名,有开机器割草的;有捆草的;有拖草的;有理柴草的。他们分别来自滨海、阜宁、射阳等地,都是利用农闲来此打工的。
于广达、张素红夫妇,今年都是56岁,夫妻恩爱,乐于助人。在工作中,见到人家刚来的不懂就指导人家,并把自己的工具借给人家用,被人们称赞是“好夫妇”。而他们说:看到人家年龄比自己大些来此打工,相互照应是应该的。平凡人平凡情,冬日温暖洋溢在这美丽的芦苇花里。
陈霞 丁信枫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