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特别报道
2024年01月05日

参观八大碗博物馆、包水饺、听讲课……

小记者吃着自己包的水饺庆新年

踊跃抢答问题。

手把手教小记者包水饺。

品尝自己包的水饺。

师生互动。

参观八大碗博物馆。

小记者合影。

□记者 唐承兵 文/图

2023年12月31日,来自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和解放路实验学校的近200名盐城晚报小记者走进大洋湾景区,包水饺、听讲课,品尝自己包的水饺,在欢声笑语中和同学们迎新年。

当天上午,小记者们首先来到盐城八大碗博物馆。在这里,小记者们知道了盐城人口中的八大碗指的是烩土膘、烧肉圆、涨蛋糕、萝卜烧淡菜、鸡丝烩粉丝、家常红烧肉、羹、红烧鱼这八样菜。还了解到八大碗是盐城人巧妙利用身边食材制作的质朴美味,八大碗中的每道菜都融入了盐城人的辛勤耕耘和生活情感,不仅饱含着河流的味道、泥土的芬芳,更有盐城特有的风土人情。

期待已久的包水饺活动开始了。在顾公馆,大洋湾景区的叔叔阿姨们已经将水饺皮擀好,馅也和好了,这大大减轻了小记者们的工作量。“来吧,今天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随着一位小记者撸起袖子,大家都开始忙碌起来。“我没包过水饺,你教教我呗。”“你的水饺馅放得太多了,等一下皮就会裂开的。”“你这个馅放得也太少了,吃的时候一点也不过瘾。”小记者们在大洋湾景区叔叔阿姨们的指导下,将水饺皮平铺在手心上,用调羹舀起适量馅料放在饺子皮中间,并调整均匀。接着,将饺子皮对折,中间捏紧,两只手食指放在一起,配合两个大拇指往上推,双手一挤,包裹成形……不一会儿,一个个造型有趣的饺子便“横空出世”。有的小记者还相互比试,看看谁包的饺子又多又好看。看着自己的“比试”成果,开心与自豪挂满了每一张笑脸。

“刚才小记者们自己动手包了水饺,等一下还要品尝自己包的水饺。可是小记者们知道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和美食有关的作文吗?”大洋湾景区的叔叔阿姨们将小记者们包好的水饺端去煮了,在等待过程中,盐城市第一小学的赵莹莹老师以“舌尖上的美食”为题,让小记者们发挥想象,在他们认为的美食中说出这些美食有何特点。“我喜欢烧烤,因为烧烤吃起来香。”“我喜欢酸菜鱼,因为酸菜鱼麻辣。”“我喜欢臭豆腐,因为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小记者们都抢着回答,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用一两句话概括美食很容易,但是要写出一篇与美食有关的优秀作文就让小记者们犯难了。赵莹莹在自己所教学生中选出两篇优秀作文作为范文,告诉小记者们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衬托、大词小用、感受烘托、色彩渲染等方法去写出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赵莹莹的讲课让小记者们受益匪浅,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写作中要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出不一样的内容。

“饺子来喽!”随着一位小记者的快乐呼喊,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被端上了餐桌,小记者们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心里美滋滋的。在一声声“我还要吃”“再来一盘”的喊声中,小记者们也都明白了自己劳动后的果实才是最甜的,他们进行了“光盘行动”,不浪费一点粮食。寓教于乐,通过有趣的包饺子活动,既让小记者们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在动手过程中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重要性,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同时又学会了如何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一篇好作文,真可谓是物质和精神“双丰收”,难怪有小记者在饭后踊跃登台,快乐地跳起《爱如火》和《科目三》等舞蹈。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