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晚晴
2024年01月02日

抗美援朝老兵撰写军旅回忆录

祖钦礼和他的作品。

祖钦礼出版的诗集。

□赵建 周凌飞 记者 宋晓华 文/图

他半生戎马,历经烽火岁月,如今临近鲐背之年,依然声音洪亮、思维清晰。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祖钦礼是阜宁县阜城街道人,1948年入伍,1950年10月入朝作战,先后参加大小战斗50余次,其间多次负伤,被评定为二等甲级伤残,1953年转业,1996年离休。为激励教育后人,他克服困难,撰写个人军旅回忆录《血火余生》和诗集《梦幻人生》。

谈到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祖钦礼老人至今仍记忆犹新。1950年10月,16岁的他随志愿军66军197师589团入朝作战,作为一名炮兵观测员,因作战需要,他常深入到敌控制区,勘察敌炮兵位置及火力布置,经历了云山大捷、松骨峰拼杀、上甘岭争夺等大小战斗50余次,多次险象环生。在参加五圣山阻击战中,他不幸被炸弹掀起的一块巨石砸伤,导致脑部受伤,左眼看物重影,并落下残疾,于1953年由部队转业返乡。

转业到地方后,祖钦礼先后当过老师、校长、乡镇干部,并于20世纪90年代在家乡某镇区干部岗位上离休。离休后,祖钦礼喜欢看报读书,并爱上剪报和摘抄报纸好文章,20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剪报本和摘报本足足有两大纸箱。

“想起牺牲的战友,我深感岁月蹉跎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祖钦礼说,晚年的他时常想起亲历的抗美援朝战争,于是开始通过写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志,几年下来,他先后写了300多首近体诗及现代诗歌,并以《梦幻人生》为名整理结集出版。

2020年,抗美援朝电影《金刚川》上映,电影中一座桥和两个高射炮阵地的镜头,让他看后一度老泪纵横,心意难平。他思忖着怎样让后人永远铭记抗美援朝英烈功绩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于是,他有了新的想法:即根据自己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写一本回忆录,教育激励后人。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对部分时间、地名和事实等难免会出现记忆模糊的情况,为确保回忆录内容资料的翔实丰富,在写作之初,他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翻阅记录了大量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史料。随着写作的进行,他根据需要,陆续找到健在的战友和相关史料专家,请他们补充完善相关素材。由于祖钦礼年岁大,加上参加抗美援朝时落下的左眼残疾,视力散光严重,需要通过老花镜和放大镜才能阅读和写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筹备和写作,以他亲历的抗美援朝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军旅回忆录《血火余生》成稿,并于2021年12月出版成书。

“能用这种独特的方式纪念自己的这段经历,也有特别的意义。”祖钦礼说,光阴荏苒,战斗不息,故事更值得被记住。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没有上一篇了... ... 志愿者陪空巢老人温馨过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