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乔颖 徐剑梅
据新华社7月5日电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数据显示,7月3日是有相关数据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天,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首次超过17摄氏度,达到17.01摄氏度。不过依照法新社说法,这一数据尚未被其他机构证实。
据路透社报道,这天全球平均气温刷新了2016年8月14日和2022年7月24日共同创下的16.92摄氏度的最高纪录。如此高温与世界多地遭遇热浪有关,比如,美国南部最近几周持续受高温炙烤;在北非,局地最高气温接近50摄氏度。即使是目前处于冬季的南极洲也出现了反常高温——位于南极洲阿根廷群岛的一座科考站最近录得8.7摄氏度的当地气温,打破了7月份最高纪录。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相关数据可追溯至1979年。
据法新社报道,一年中全球的日平均气温在12摄氏度上下至略低于17摄氏度之间波动。1979年至2000年期间,7月初的全球平均气温为16.2摄氏度,随后全球平均气温通常持续上升,直到7月底或8月初。
对于7月3日的全球平均气温数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气候专家弗里德里克·奥托认为,这是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提出的严重警告。
依照科学家分析,如此高温是气候变化和今年再度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国独立气温监测组织“伯克利地球”的科学家齐克·豪斯法瑟说:“不幸的是,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再加上日益严重的厄尔尼诺事件将温度推至新高,这有望成为今年一系列新纪录中的第一个。”
世界气象组织4日说,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在新闻稿中说,厄尔尼诺的出现将大大增加打破气温纪录的可能性,在世界许多地方和海洋中也可能会引发极端高温。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出现,目的是动员各国做好预警,提前应对,以减轻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影响。
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一般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它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影响太平洋周边地区的洋流和气流,进而给各地天气带来变化,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区可能发生洪涝,而某些多雨的地区可能出现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