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2022年5月初以来,已有20多个非地方性流行国家发现多例猴痘病例,且已出现人际传播,重点人群为入境人员以及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
当前,中外人员往来频繁,猴痘疫情输入风险加大,为提高猴痘疫情监测预警的敏感性,切实做到猴痘疫情输入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防止出现本土续发感染和聚集性疫情,滨海县疾控中心实施三项行动加强猴痘宣传与监测工作。
强基础、重培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对猴痘样症状的监测和鉴别诊断,滨海县积极开展高危人群猴痘监测培训,提高了基层猴痘防治水平。重点人群重点宣传,通过在该县已掌握的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中精准投放猴痘防治知识电子宣传包,有效针对重点人群进行了科普宣教。强化重点人群监测,根据省市工作要求,招募了十多位符合监测采样条件的志愿者进行监测工作,同时对志愿者们进行了猴痘防治健康知识宣教,阐述了猴痘在男男同性恋群体中的高危流行趋势。
通过医疗机构培训、重点人群宣教和监测采样3项行动,为建成滨海县猴痘高危人群监测预警体系提供了保障,更为防止猴痘输入滨海县建立起一道坚实屏障。
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