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登瀛
2022年12月14日

宏村秋色

市区/郭玉霞

水墨宏村是早存于心中的景,跟着“风行者骆驼”,30多人的驴友成行,“小驴”是7岁的女孩甜甜。

第一眼见到领队“骆驼”时,他戴着眼镜,憨厚地笑,我也笑了:哪有风行者的风度?大多数女导游伶牙俐齿,男导游气宇轩昂,要么口若悬河讲景,要么天花乱坠诱买。

傍晚时分上车,驴友们怀揣着好时光在路上梦想,想象着斑斓的水墨宏村,出发了。

走进宏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棵硕大的苍木古树,300多年的风雨300多年的沧桑,迎来送往了多少过客,它又见证了宏村怎样的人文历史与时代变迁?

沿着南湖缓缓前行,虬曲苍劲的古树,粉墙黛瓦,跷脚楼,马头墙,徽色民居倒映在一湖碧水之中。一拨一拨的游人从画桥上走过,七彩的服饰晕染了湖面,远峰近宅跌落水中。一位又一位写生学子成了摄影者镜头中的景。画桥边一畦残荷静静地守着,此时它已从观光追逐者眼里退出,我凝视着它,看着它如此从容地老去,叶脉勾勒的风骨平添些许敬意。

踏上画桥,我便成了画中人。

步入湖对岸,抚摸斑驳的墙壁,光滑但被岁月雕刻着纹理的梁柱,有敞亮开放的名门望族,有闭门谢客的小家小户,而那一汪清泉似九曲十弯的牛肠打各家门前一一流过。

抬头仰望,古屋楼台,依旧人去楼空,接踵而至的游客在追忆它的主人曾经的辉煌和富足。

“南峦环幽静书声琅时云涌霞飞腾气势,湖波映秀色桃源深处水遛花放丽文章。”当年或琅琅稚气的书声,或挥毫泼墨的身影,早已遁入旧光阴里。

徽式民居外白墙青瓦看似简洁单调,而室内又是多么的精雕细琢,别具匠心。

行于古屋窄巷,锃亮的青石路,汩汩的小溪,穿越着前世今生之感。随意步入灯笼高挂、敞门好客的一家四合院,金色的柿子颗颗饱满地挂在枝头,满心欢喜地坐上爬满鲜花藤蔓的秋千上,悠然地摆荡起来,一时无比温暖与闲适,褐色的狗慵懒地半卧在东厢房门前,并无惊恐或攻击状,想必它早已司空见惯了我等不速之客,女主人在天井和厢房间来回走动着,做着她的事务。

来到月沼,女子浣纱,孩童嬉戏的场景早已荡然无存,但蜂拥而来的游客,“长枪短炮”的摄影者将半圆形清澈如镜的月沼团团包围,周边的徽式民居倒映水中,成画。那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沧桑。

饿了,就着摊点来几块豆腐,据说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咬一口果然外酥内嫩,热乎着就下了肚;渴了,坐在菊香满屋的茶社里,阿姐用她那灵巧的手泡上一大朵菊花,一会儿工夫,那鹅黄的丝丝花瓣在通透的杯子里舒展开来,阵阵清香扑面,赏心悦目。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骆驼”吆喝我们一群人步入酒家,桌上的锅子闪烁着火苗,肉香弥漫于空间,诱得驴友们一阵大呼小叫。

夜色很快笼罩着整个村落,大红的灯笼点缀其间更显民居的静谧祥和。

月沼的夜色,灯光倒映水中,凝神屏气的瞬间定格了“中国画里的乡村”。就这样,我来了,又走了,被时光浸润过的亭台楼阁,徽风柔波,那温暖和暗香久久地在心中弥漫……

上坝村的绿水青山 拜谒武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