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洪为亮 文/图
近日,一场关于良渚文化的专题活动在盐城市博物馆启动。尽管外面下着密密的细雨,但依然挡不住盐城晚报小记者的热情,他们准时来到博物馆,穿上小记者红马甲,跟随讲解员老师,从参观良渚文化的历史资料及展示文物,到动手黏土制作及尝试陶罐绘画,受益多多,开心连连。
了解良渚文化 感知中华古文明
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对于盐城晚报的小记者来说,良渚文化是一个陌生的课题。“什么是良渚文化?”当天下午,小记者们跟随市博物馆讲解员潘怀晋老师,来到关于良渚文化介绍的展示厅,一解疑惑。潘怀晋指着墙上的文字介绍告诉小记者,良渚文化是环钱塘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数千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也因之成为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
据悉,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该文化遗址的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等诸多器具。小记者们望着展示柜中的玉器,格外好奇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贝,认真聆听讲解员老师的讲解。
据了解,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年至4300年,绵延发展约1000年。整个良渚古城遗址已于2019年7月6日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城墙、城门、宫殿、王陵,构成了良渚古城的基本要素。发达的稻作农业、门类齐全的手工业,特别是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石制作、制陶、漆木作、竹器编织、丝麻纺织等手工业门类齐全,技艺上都达到较高水平。尤其是以琮、璧、钺为代表的玉器,其品质、数量、体量、种类以及雕琢工艺达到了中国史前玉器水平的一个高峰,形成了玉礼制度,影响深远。
黏土制作陶器 激发创意想象
听过介绍,看过良渚文化展览的文物,小记者们来到二楼的活动室。活动室内的大屏幕上,讲解员播放了良渚文化陶器的各种图案,随后是根据馆方提供的黏土材料进行手工制作。“你们手中的黏土是不定型的,任凭怎么捏、揉,都会是件很有特色的作品,因此大家可以尽情创作自己想要的作品。”潘怀晋现场给孩子们授课,科普陶艺知识,帮孩子们寻找创作灵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记者们个个神情专注,许多第一次参加活动的孩子更是兴致高昂,干劲十足。
“做陶器需要特别专心。因为你们没经验,所以需要静下心来找感觉,等摸索到黏土的脾气后,它就会乖乖地听你的话了。”潘怀晋边说边拿起一块黏土,用小刀切成一条一条的,然后用手心慢慢搓揉。继续讲解道:“泥条盘筑法是我国古人发明创造的一种原始的制陶方法。这种陶器表面凹凸不平,也被称为手制陶器,十分古老。”
围坐在桌子前的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在明白简单的陶器制作技巧后,看着桌子前的黏土蠢蠢欲动。于是大家开始尝试做陶器,又捏又雕。一会儿,陶罐、花瓶等姿态各异的作品在小记者手中显出雏形。“我捏了一个小花瓶,捏制的创意就是受良渚器皿制作过程启发得来的。”建军路小学四(1)班周彦娇边做边说,她为自己亲手做的创意花瓶而自豪。
尝试陶罐彩绘 收获诸多乐趣
做过陶器,接下来是让小记者们根据视频中良渚文化的陶器图案,学习如何在馆方准备的毛坯陶罐上进行彩绘。
据介绍,良渚文化的印纹陶,是一项古老而又极富有想象力的传统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在制器时偶然印上的渔网图案,就能窥见它的雏形,到了汉代,成批量的文印模具已经成了印纹陶制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时代的更迭,印纹陶因为其独有的文化与艺术魅力,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
由于大多数小记者是首次接触陶器彩绘,初步了解良渚文化的陶器图案,所以小记者们都绘得十分用心。令讲解员老师欣喜的是,每位小记者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是按照固定的图案简单模仿,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彩绘。一个多小时后,小记者们相继完成了彩绘的制作。尽管弄得满手颜料,有的甚至脸上和衣服上也沾了不少,但如此近距离体验中国传统绘画技艺,小记者们开心不已。
绘好自己心中的作品,小记者们纷纷捧着作品与老师合影。“让小记者走进博物馆了解良渚文化,亲手制作陶罐,学习彩绘,这既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又能润物细无声地把艺术的萌芽埋进其心中,很有现实意义。”陪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的许中银女士活动结束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