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解小玲
早晨上街买菜,一位陌生女士和我打招呼。我抬头注视她,大脑快速地搜索着“内存”,还是想不起来她是谁。她介绍自己:“我是叶宝宝的妈妈。”“叶宝宝?”我努力回忆着:“哦!想起来了。”当她提到叶宝宝的时候,我的记忆一下子被唤醒,那个早产儿,那个住院两个月的令人难忘的孩子……
时光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我在儿科上班。一个冬天的晚上,我值夜班,十点钟左右,妇产科打来电话要求紧急会诊。接电话后,医生立即前往,我备好抢救物品准备紧急抢救。不一会,医生带回来一个新生儿,孩子由一位年轻男子抱着。我顾不上多看,立即接过来放到抢救台上。医生边抢救患儿边下医嘱,吸痰、吸氧、洗胃、静脉用药、温箱保暖。孩子呼吸不规则,时不时要做心肺复苏,我们不停地忙着,时刻不离左右,丝毫不敢放松,抢救近两小时,孩子自主呼吸才算稳定。
这时候我才静下心来观察孩子,他体重不足两公斤,胎龄不到七个月,身体发育不成熟,鼻翼扇动,明显是一个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凭在儿科的临床经验,这样的孩子要想成活,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过四个大关,第一呼吸关;第二感染关;第三体温关;第四喂养关,必须保证营养供给。
抢救完毕,医生开始向孩子父亲交待病情,说明病情危重,可能发生的后果,耗费的时间、精力、经济等未知情况。孩子的父亲,是一位瘦高个年轻人,二十几岁,眼里充满了无助与恐慌,除了他本人,家里没有其他人陪伴。那年我也二十多岁,看着和自己一般大的同龄人背负着如此承重的压力,心中充满了怜悯。面对一个弱小的生命,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不想家长放弃,希望和我们配合。我和医生安慰他一定会竭尽所能医治孩子。在我们的安抚下,孩子的父亲慢慢平静下来,表示一定配合我们治疗。
对于孩子的治疗,我们一丝不苟,尽心尽力,专人护理。孩子出现肺出血时呼吸停止,满口是血,全科人不嫌脏不嫌累,一次次救治,锲而不舍。随着孩子体温的恒定,呼吸功能的恢复,四大难关一一渡过,终于把孩子从死亡线上拉回,康复出院。他们家里没有过多的积蓄,最后无力支付孩子的医疗费用。我们在主任的发动下,每人为孩子捐款五十元,帮着交清了所有的费用。出院那天,孩子的父母流着感激的泪水,泣不成声。那个年代,早产儿“肺出血”是较难治愈的病例,可我们成功了。社会关系里,医患关系是一种治疗关系,更是一种合作关系,信任关系。感谢自己的辛勤付出,更感谢叶宝宝父母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
职场中有两种“德”,一种是师德,一种是医德,师者点亮灵魂,医者照护生命。“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医者的职责,只有肩负担当,才能不负生命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