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登瀛
2022年10月12日

拐 磨

阜宁/王柏春

20世纪70年代以前,磨子在乡村并不稀奇,几户人家就有一盘。当时,由于条件所限,好多活计都是要靠人工去完成的,拐磨就是其中的一项。

磨子是摆在磨坊的,而摆放的位置却有讲究,一般在主屋的东南角或西北角,意味着辟邪旺宅、招财吉祥。过去,我家西屋角就有一个磨坊,经常听到叽叽嘎嘎的声音,幼小的我感觉有点烦。

磨子有大有小,大的石磨一般都在淮河以北,基本上家家都有,那是用驴子拉的磨,驴子的眼睛用布蒙起来,脖子上套个格头,闲时就拉,备足家里所需的面粉。磨子是石头做成的,有厚有薄,是圆形的,上下两块组成一盘磨子。体积基本相同,两块中间固定一根铁芯轴,可以旋转;面对面石匝凿出一道道横向沟槽(磨齿)成扇形,劳动人民称之为“上齿磨”和“下齿磨”。(过去,民间有人说话或做事不地道,就被别人嘲讽为:“上齿磨不推,推下齿磨。”大概意思是此人头脑一根筋,对事情拎不清,行不通的事还要去做。)“上齿磨”偏中心处有个洞口,可放谷物至磨心上下碾压成粉;下齿磨是固定在磨架上或磨盘上;磨架一般都是木制的,而磨盘有石头的,也有木制的。上齿磨又在四周钻几个小孔,将木板条子牢牢地固定在上面,当时的人们称这木板条叫“磨担页子”,“磨担页子”上再打一个洞,然后用木制的“磨担子”一端再装一个叫“磨担嘴子”连接“磨担页子”,再将“磨担子”的另一端分两岔用绳子吊起来,高度正好是人的双臂平放位置,好使劲推拉就行了。拐磨时磨头有一个人带着,这个人一般是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她不仅用左手去带磨头,还要用右手去添加谷物,眼到手到,见机行事,丝毫不能怠慢,一不小心右手就有可能被磨担头碰撞的危险。另外,一个人也可以用磨子磨粉,那就是在上齿磨上捆绑一根棍子,一个人或者多个人推着转,那叫推磨。拐磨,依我看就是物理老师所讲的直线运动带动曲线运动的过程。

拐磨这种家务活,虽然不是重体力劳动,但是既苦又累还缠人。那个年代白天要在生产队里挣工分,磨面的事只有早晚抽空去做。特别是接近年关的腊月,每家每户都要磨面,总是歇人不歇磨子,一家磨完了,第二家接着磨,有时候年三十了还有人家需要磨面。每家每户总有几个品种(大麦、元麦、小麦、碎米、高粱、玉米……)几十斤乃至上百斤,家家总要磨个一天半天。磨下来的面粉还要马上过筛,筛子下面细细的面粉放到口袋里,筛子上面稍粗一些的放到磨子里继续磨。

拐磨的人两个胳膊疼痛酸胀,一时半会是看不出成效的,老是一个动作,把你缠得够呛,想脱也脱不开身。如果你一天磨拐下来,累得连饭都不想吃。记得我黄口之年就跟着祖母学拐磨了,那时,看着好玩,心血来潮时就上去推推拉拉搭把力,奶奶常表扬我说:“小牛犊很有力气,帮着拉两下我就轻松多了。”

到了后来,好多村里粮食加工厂都有了“小钢磨”,从那以后,拐磨的活就省得干了,我家的磨子也抬到河边码头上垫脚了。

提起拐磨,更引发我青涩而又甜甜的童年回忆,一首《拐磨拐》童谣荡漾于耳边,那是最古老的生活游戏:“拐磨拐,拉豆彩,带舅奶,舅奶不在家,带小丫,小丫不会走,带小狗,小狗会咬人,大家吃不成……”

当时,懵懵懂懂的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跟着因白内障而双目失明的奶奶手拉着手,模仿拐磨的动作,一拉一推,她说一句,我学一句,把我的哭闹给搪塞过去了,这样的游戏几乎天天做,有时我也感觉厌烦。

如今,拐磨已成历史,庄户人家的磨子早已七零八落,一盘磨子分两处放置。

现在的日子过得潇洒幸福,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已一去不复返。城里好多人到乡下去寻找旧石器和旧家具,如:磨子、石臼和石磙很受收藏者的青睐。没想到磨子也成了古董。

今夜星河 没有下一篇了... ...